東方早報:那長江中下游的干旱怎么解釋呢?每年5月中下旬,長江迎來汛期,但近幾年來,長江中下游流域的水位在汛期一直在退落。今年以來的降水量更是達到50年來新低,洞庭湖、鄱陽湖水位連連告急,這是否與三峽工程有關?
盧耀如:洞庭湖、鄱陽湖水位連年下降,很大程度上與人工圍湖有關,鄱陽湖解放初期有4000多平方公里,后來到2000多平方公里,現在面積更小,但三峽水庫蓄水應起調節作用。
自然界中,經常有旱澇災害。例如河南解放前有水、旱、蝗三災;西南地區的旱災頻率、水災頻率相近,水旱災害頻率500多年來可達20%~50%,所以,今年洞庭湖等旱災不應歸因于三峽。
東方早報:那三峽工程能不能抵擋住百年一遇的洪水呢?
盧耀如:我一直強調“長江流域的洪水災害不容忽視”,而且長江中下游湖泊面積的不斷縮小,孕育著洪水災害的更多隱患,這是長江流域演化過程的趨勢。
但是,由于人工作用的不良影響,如亂砍濫伐、破壞上游植被,造成大量水土流失。長江沒有黃土等堆積,其泥沙含量比黃河少,但前一段時間在迅速增大,大量泥沙勢必會造成湖泊淤積,減低有效的分洪蓄洪作用,增大了洪水的隱患。
比如,人為因素使1998年長江在中等流量情況下,卻在中下游產生歷史上最高水位。再說三峽工程與防洪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地進行上游廣大地區水土保持,并通過綠色工程、上游水利工程、防治污染工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以及人文教育工程等系統工程的實施,以提高全流域地質-生態環境質量,三峽工程能起防洪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