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庫對地表底層或許會有相應的壓力,但絕對不會構成大地震。水庫誘發地震,國內外都有發生,我曾強調有三種類型:1.重力荷載型;2.氣化爆裂型;3.洞穴塌陷型。
大滑坡、火山爆發也會誘發地震,但一般震級不高,一般不會超過5級。像汶川這樣的高烈度強震,都是地下深層次板塊碰撞產生的。
東方早報:那5·12地震對三峽庫區究竟有沒有影響?
盧耀如:可以說沒有影響。有意思的是,大地震當日,三峽庫區的好幾個縣城都以為是自己這里發生了災害,三峽庫區的人們對地震等災害很敏感,可見這些年災害的意識已深入庫區民心,防治地質災害成為當地群策群力的事。
東方早報:那這幾年的滑坡、泥石流呢?
盧耀如:我們不可能讓地殼不發生滑坡、泥石流災害,但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完全有能力將滑坡、泥石流的損傷降至最低,重慶庫區去年零傷亡就是一例。
但三峽的問題并不都集中在庫區,要通盤考慮,比如如何防止庫區的滑坡、崩塌等災害。我一直強調要積極發展長江中上游地區的防護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利于降低旱澇災害及巖漠化(石漠化)程度,相應減少三峽水庫的泥沙量。
另外,需要在長數百公里的(長江三峽)干流庫岸,建立完善的庫岸穩定檢測網絡(包括滑坡及巖溶塌陷),以避免隱性發展巨型、超巨型滑坡與巖溶塌陷的發生,對重要地段應當建立適時監測信息網絡衛星檢測系統。特別是要建立地震、氣象、地質災害、水文等綜合信息預警系統的平臺。
東方早報:那電荒呢?目前多個南方省份面臨2004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電荒”,三峽工程水力發電能力世界第一,且大多輸往華東和華南地區,為什么還有電荒?
盧耀如:中國目前主要還靠火力發電,這占全國發電量78%左右。水力發電只有百分之十幾,其中,三峽的電量目前又只有水力發電的十分之一,電荒歸根結底還是跟火力發電關系更大,直接原因是煤炭價格高,運輸又貴,導致電廠發電越多虧損越大。另外,有的地方干旱,也影響一些水力發電。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