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淮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沿淮兒女60年的拼搏和努力中,淮河正逐漸變成一條安瀾之河、清澈之河、富庶之河,變成一條人水和諧的河流;春又卫,是新中國河流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的縮影,也是“十一五”期間我國水利取得重大成就的縮影。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人水和諧,不僅是“十一五”期間我國水利改革與發展的基本原則,也是未來我國水利改革與發展的長期目標。
記者: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貧乏的國家,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在世界居第125位。在一個水資源十分有限的國度,作為水利部長,你怎么考慮新時期我國的治水思路?
陳雷:“十一五”時期,我們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立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國情和水資源貧乏的水情,不斷豐富完善了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具體說,“十一五”期間,進一步確立了七大江河流域水利發展定位和區域水利發展布局,明確提出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從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從水資源開發利用為主向開發保護并重轉變。
我們把大力發展民生水利作為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加快解決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的水利問題,使水利更好地惠及億萬人民群眾。民生水利快速發展,成為“十一五”時期鮮明特點。
記者:“十一五”期間我國民生水利有什么突破?
陳雷:比如防汛抗旱!笆晃濉睍r期,我國洪澇干旱災害多發并發重發,災情之重歷史罕見,救災難度前所未有。我們成功抵御了2006年川渝百年未遇的旱情、2009年北方冬麥區大范圍的干旱、2010年西南特大干旱,有效應對超強臺風的襲擊,減輕了災害損失。特別是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奪取了汶川水利抗震救災斗爭的重大勝利,妥善化解了唐家山105處堰塞湖風險,及時搶修玉樹震損水電工程,完成舟曲堰塞湖應急處置和白龍江淤堵疏通任務。還有重點工程建設,5年來,新建和加固堤防17080公里,新增水庫供水能力285億立方米,完成專項規劃內6240座大中型水庫及重點小庫的除險加固任務。開展了 1000余條中小河流重點河段治理和103個縣的山洪災害防治試點建設。農田水利基本建設,5年累計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00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9億畝,新增工程節水灌溉面積8500萬畝。累計解決了2.1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萬元GDP用水量降低20%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目標。
記者:“十二五”時期是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重要時期。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水利改革發展應在哪些重點領域、哪些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呢?
陳雷: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是水利工作必須牢牢把握的戰略大局。一方面,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迫切需要加快水利建設步伐,轉變水利發展模式,充分發揮水資源要素配置的先導作用和水利基礎設施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協調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建設,迫切需要解決好涉及民生的水利問題,促進水利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些,都需要全面推進水利各個領域改革,突破制約水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