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節約用水管理中心主任劉紅
記者:北京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您能否就目前北京市用水,節水現狀做一個大概的介紹?
劉紅:關于北京市用水,大致是這么一個情況:2009年全市的總用水量是35.4億m³(2009年全年平均降雨量是448mm,屬于降雨量較少的年份),其中農業用水量為11.9億,工業用水量是5.2億m³,生態、環境用水量為3.6億m³,生活及第三產業(即公共服務業)用水是14.7億m³,萬元GDP耗水為33.1億m³。
總體上來說,北京市多年以來總用水量都保持在34到35億m³(近年北京用水的一個最高峰是在1999年,用水量在40億m³左右)。這個35億的總用水量中,還包括6.5億的再生水用量,也就是說實際上新水用量不足30億m³,可以說這是近幾年節水所取得的一個成果,當然也是北京市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北京市產業結構中,工業和第一產業的比例在下降,第三產業的比例在升高。在工業方面,通過高耗能高耗水企業的撤出或關停、企業的升級改造、工業園區的整體建設來實現工業增加值增長的同時用水量下降;在農業方面,擴大再生水在農業上的利用,增加節水的灌溉面積,減少水稻的種植;大力強化節水的管理,推進各方面的節水措施,包括節水器具、節水設備、節水新技術等等;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無論政府、企業、單位都對節能節水工作高度重視,所以大家節水意識都有所提高,主動采取了一些措施去節水。綜合以上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供水能夠在GDP上升、人口增多的基礎上,保持相對的穩定。
但是另一方面,北京在生態、環境用水方面“欠賬”太多。在保持城市的基本運行,即保障生活、生產的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河道、湖面的水都還不算特別充裕,這也是用水方面存在的一個矛盾。
記者:雨水是很寶貴的水資源,今年夏天北京降雨集中,請問是否有哪些有效措施可以促進雨水的充分利用?
劉紅:北京多年的平均降雨量在580mm左右,但是實際上,近十年以來降雨量都在400mm至500mm之間,今年也是如此。然而北京的降雨有這么個特點—雨季相對集中,降雨量大。近年來北京的發展很快,地面的硬化面積在提高,無論是建房還是修路(比如北京近郊原有的一些耕地現在都被開發),都使得滲水的地面越來越少,這樣無形中增大了城市地面徑流,同時也就增加了排水防洪的壓力。在這種基礎上,我們考慮如果能夠有效利用雨水這個天然的水資源,對城市是有很大好處的。因此從上個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特別是近幾年,2005、2006年以后),我們開始大規模的提倡建設雨水利用措施,期望對區域的用水情況有所改善。對我們希望在開發新區的時候,就考慮到雨水的利用問題,從而促進區域水源的優化配置。譬如,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人工景觀、綠化、涵養地下水源、空氣的凈化等。這些雨水工程可以在工廠、小區、學校等地方實施,例如在學校,可以利用操場、屋頂等大的積水面積,雨水只需要經過一些簡單的處理,就可以用于噴灑操場、綠化、道路澆灑、甚至在雨量充足的時候還可以用于沖洗廁所等,而且可以和中水設施結合起來使用;在工廠里面,雨水回用可用于冷卻循環補水。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水質的用于不同用途,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即“優質優用,低質低用”,雨水、再生水可以用于對水質要求不太高的地方。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