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專家 >> 人物訪談 >> 

北京市節水漫談

時間:2010-09-20 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作者:胡菊紅

劉紅:“十二五”節水規劃目前還在討論中,但是其基本原則是:立足本地,深入挖潛,動員全社會,厲行節約,深入研究北京地區的節水的薄弱環節,努力尋找以及進一步推廣新的節水技術和措施!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人口不斷的增長(人口的增長是一個綜合因素,它代表這些人口本身的生活需求,以及其社會活動、生產活動)。人口的增長使得北京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而且北京是首都,國際交往也在日益增多,大型會議、旅游活動都會造成北京人口的增加、社會活動的增加及其帶來的用水的增加,所以有必要研究在增長的情況下如何控制用水量以及研究這種發展的趨勢。

這幾年國家的發展速度很快,北京也面臨著一個新發展的起步。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需要很有力的水資源的支撐。當然現在北京有南水北調工程,南水北調2014年如果能夠到京,能夠達到一年10億的水資源量,但是就目前北京水資源超載的現況來看,如何把這個水利用好,除了節約用水,另一方面就是做好節能減排,因為少用水就意味著少排水,對環境的污染也會減少,消耗也就減少。

“十二五”期間要強化對用水的精細化管理,對各個行業要提出行業用水的標準、典范、模式(這個模式必須是科學的、合理的、和當前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狀況相適宜的),如果這些標準在試點能夠達到,我們就要采取一些手段,進行引導和推廣,促使大家向高水平、高標準發展。

其次,要對重點行業做進一步的有針對性的研究。比如北京現在第三產業比較發達,如服務業、旅游業、賓館、寫字樓、教育文化方面等,必須研究其用水潛力,提高節水技術和產品標準、檔次、可靠性及用水效率,以及推廣再生水、雨水的利用。譬如,對于空調冷卻水應該怎么提高其效率,就應該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

另外,還必須兼顧北京的環境。無論是綠化還是地面用水,用水量都是相當大的,需要采取什么方法,一方面要使城市更美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這些水體的凈化功能,使整個城市的水循環起到一個好的作用。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和規劃,不是簡簡單單的節水,而應該是用水的良性循環、是全社會的自覺行動、在經濟方面有一個很明確的引導的政策、同時在政府的積極引導下,企業、單位、個人都從不同方面采取節水的方法。

記者:您認為水價的調整是否有利于促進節水?

劉紅:這個問題大家談的都比較多,我覺得,應該說水價的調整對一些行業的調整是有影響的,也對一些行業的節水也起到了促進作用,這是毋庸置疑的,包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大家也能感受的到水價的調整對節水是有促進作用的。但是有些用水行為僅僅靠水價的調整還不夠,我認為真正的水價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水價本身對社會穩定是有影響的,它的制定、合理性都需要一個探討的過程,水資源在某種程度上能夠形成商品,但它也不是純粹的商品,如果只用價格來左右整個資源的利用還不夠全面。所以我認為應該多角度的探討這個問題,而且我的觀點是水價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我們不能指望水價解決所有的問題。

記者:您認為現在居民生活、工業生產中主要有哪些十分嚴重的水資源浪費現象?

劉紅:其實我覺得,客觀上說,現在大家節水的意識都還是已經有所提高,真正像那種大管道水的肆意漫流,這樣的浪費水的行為還是比以前少很多。無論對個人、企業還是單位,用水意識都很重要,這不是因為水價,也不是因為法律法規的強制,而是自身的一種起碼的意識,一種道德文明的體現和自身習慣的培養。改革三十年以來,我們國家發展的相當得快,但是這里面相當一部分是利用了我們自身的資源,也就是利用我們的“家底”。水資源的形成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我們超量的使用超過了資源還原的能力,使得地下水量不斷下降。所以從宏觀上來講,國家需要多考慮水資源的開發使用問題和水資源的調配問題,地方上來說,要形成自覺的節水行為,在行業里面也應該有一種模式或者典范來檢討我們的用水行為是否最科學,是否最有效。 所以杜絕水資源浪費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即意識和手段。意識上我們應該更加牢度,手段還應該加以挖掘,擴大,引進新的技術和設備,促進這些技術和設備的普及和便利!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