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專家 >> 人物訪談 >> 

聯合國環境署與聯合國人居署應對廢水挑戰合作的聯合聲明

時間:2010-08-16 來源:選自聯合國環境署和聯合國人居署報告“Sick Water” 作者:

Achim Steiner         Anna Tibaijuka

聯合國環境署 常務董事    聯合國人居署 常務董事

每年全球有200萬噸污水和工農業廢棄物排入下水道;至少180萬五歲以下兒童死于污水導致的疾病,或者說,每20秒就有一個小生命因此消逝。

因水污染導致患病住院的患者占據了全球醫院一半以上的床位;而因水污染致死的人數比所有形式的暴力導致的死亡人數還要龐大,包括戰爭。

水污染的巨大影響也蔓延到了除地面以外更廣的范圍。據估計,發展中國家90%的廢水都未經處理直接排入了河流,湖泊或海洋。海水無氧死區數量驟增也部分歸因于此。目前已有約245 000平方公里的海洋生態系統受到了影響,范圍涉及漁業,水生環境和食物鏈。

氣候也同樣受到了波及:1990到2020年間,因廢水產生的甲烷—— 一種厲害的溫室氣體,以及另外一種名為一氧化二氮(俗名笑氣)的氣體的排放量可能分別增加50%和25%。

目前,城市居民人數已占全球總人數的一半,而大部分城市都沒有配備能夠以有效和可持續的方式解決廢水管理問題的基礎設施和資源。全世界33個超級大都市中有21個都是海濱城市,那里脆弱的生態系統也正在受到威脅。如果不立刻采取行動,更有效地管理廢水,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到2015年,沿海人口預計會達到約16億;2030年之前,全球近50億的總人口中將有超過五分之一定居城市。而到了2050年,全球人口總數將超過90億。

某些態勢已無法扭轉。然而,通過建立農田、鄉村和城市這三者與其周圍生態系統之間穩定的聯系,我們起碼可以做到控制排入河流和大海的廢水的質和量,整個世界也將因此受益。

為先進的衛生設施和水處理技術投資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獲益的。此外,投資修復自然水凈化系統,比如濕地和紅樹林,也是條有成本效益的路。

聯合國環境署和聯合國人居署正在加強在包括應對廢水挑戰等幾個前沿領域的合作。該報告即是此次合作的一項成果。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聯合國環境署與聯合國人居署應對廢水挑戰合作的聯合聲明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