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業專家 >> 人物訪談 >> 

中日雙方攜手共促減污減排

時間:2010-03-09 來源: 作者:

第二點,發揮媒體的橋梁作用。歐美的主流專業雜志現在已經推出了中文版。而相比之下,日本的雜志或書籍除了動漫之外,極少有中文版。所以想要通過中文了解日本的環境、節能領域技術的機會非常有限。在這一點上,中日雙方的合作大有作為。

第三點就是,中日合作創建一些水處理、污染防治及建筑節能方面的示范項目。

比如建設生態示范城市。在中國, 城市的CO2的排放量很大, 80%的CO2排放量出自城鎮地區。所以,對于中國來說,建設一批生態環境示范城市作為改善環境、節能減排的舉措,其意義十分重大。

目前,在建設此類示范城市方面,我們已經積極致力于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和經驗。與新加坡共建的生態環境示范城市項目有兩個。與英國、德國等國家的合作也正在推進,目前已經與 七、八個國家達成了共建生態示范城市的意愿。

但是,與日本共建生態示范城市項目卻還沒有提上日程。與新加坡合作的項目已經有兩個,按照國家規模和實力來考慮,與日本的共建合作項目即使達到20個也是很正常的。

中國很多大城市有在其周邊發展人口在30萬~50萬規模衛星城市的需求。對這些衛星城市,如果從城市規劃階段起就能在交通設施、建筑、水循環利用系統、垃圾處理等各個方面引進低碳、資源循環型的技術和機制,那么這些衛星城也許能成為全世界城市發展的示范樣本。

如果上述設想能與日本共同實施,那么包含在這些城市中的諸多技術或概念就是日本原創,這里就將成為集中展示日本最新節能技術的“展覽館”。這樣一來,日本在獲得巨大的展示平臺的同時還能夠獲得市場機遇,從長遠來說,對日本是非常有利的。

Q:中日合作關系如何持續?

仇部長:無論什么事情,我們都應該從長期觀念出發來做。10年或20年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以及中日合作,都需要我們提前準備。

中國現在成了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國。日本在節能技術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如果兩國能夠合作,不僅僅能夠相互推動兩國經濟發展,還能在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中日兩國之間、地方政府之間以及企業之間等應該建立起類似各級環境聯盟的交流組織。這種關系的建立對兩國的國家利益以及發展都有重要貢獻。從中日關系的發展的角度看,其意義也是重大的。

今年3月29-31日,我們主辦的“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暨新技術與產品博覽會”將要開幕。歡迎日本企業都來參加。中日雙方應該共同努力,可首先從“讓中國人能夠更輕松地獲取日本節能技術的相關信息”入手。

上一頁 頁碼:[<< 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