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水污染控制技術與治理工程”的實施,在湖泊污染控制與水體修復、城市水環境改善、飲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初步形成了我國水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系統、技術研發平臺和產業化基地,培養并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為主體的專業化隊伍,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和技術帶動作用。
國家從“九五”開始,陸續實施了三河三湖(淮河、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三峽庫區及其上游、南水北調東線、渤海碧海行動、首都21世紀初水資源保護等流域性、區域性水污染控制規劃及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廢水治理,全面推動城市污水處理廠工程的建設和運行,高度重視飲用水的安全保障和水源地保護,取得了較為顯著的階段性成果!笆晃濉逼陂g,國家將水污染作為急需解決的突出環境問題之一,將加大力度,實施一系列重大規劃與工程,其中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中確定的工程投資達到3000多億元,為本專項的實施提出迫切技術需求的同時,也為本專項的實施提供了必要的試驗基地與示范工程建設基礎。
1.城市水管理支撐體系研究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城市水業改革的逐步深入,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建設部、國家環保總局等部門陸續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指導著我國城市水業改革的方向。主要相關政策涉及市場開放、投融資體制改革、水價改革、企業改制與產權轉讓、資產管理、特許經營、監管、再生水以及技術政策等方面。這為下一步支撐體系的建立完善提供的基礎。
同時建設部在世界銀行等機構支持下,對績效管理平臺的建立做了較為深入的前期準備,初期試點已經開展。建設部針對重點流域的建設項目管理信息體系做了初期開發,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針對投資體制、管理體制的研究也有不同程度的基礎。
2.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與生態修復技術
通過“六五”至“十五”期間國家科技攻關和863項目的支持,圍繞最突出的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中所涉及的問題,已在多種水污染控制單項技術、城市水環境水質凈化與生態修復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初步形成了我國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的自主創新技術體系,奠定了實施專項的技術基礎。
信息、生物等高新技術在環境領域的融合與交叉為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的創新帶來了新一輪發展機遇,具有在關鍵技術和設備集成上取得重大突破的科學基礎。我國計劃開展的大規模水污染治理工程為專項實施提供了技術需求。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