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科學的城市水環境管理體系提供支撐體系
需要通過管理科學的研究協助政府理清管理的職能體系;需要通過對產權和建設體制的研究逐步健全城鎮水業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機制;需要通過投融資機制研究,促進城市供水和污水的投融資體制的改革;通過城市供水/污水處理行業績效管理平臺的開發,為政府建立經濟監管的管理平臺和工具;通過管理信息系統的完善,提高政府管理決策的效率;通過技術標準和技術政策的研究制定,提供政府管理的技術準則。
通過以上工作,初步完成城鎮水業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的體制、機制和管理平臺建設。
2.城市水環境質量改善與生態修復技術
我國水污染控制問題在城市節點上,目前體現得最為綜合,也最為關鍵。
我國城市水環境已經大量惡化。在城市而言,水污染控制越來越需要系統的規劃和綜合的整治,而不是局限與單一污染源的控制。
廣大城市要迫切的需求。不同資源、經濟和環境容量的城市需要不同的技術支撐和理論指導。
3.飲用水安全保障的綜合技術
我國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飲用水安全風險問題已經十分突出,在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進程中,飲用水安全問題已經引起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們的奮斗目標是,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痹凇吨泄仓醒腙P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逐步解決農村飲水的困難和安全問題。
我國幅員遼闊,社會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但由于南北自然地理條件迥異,水源自凈化能力和污染承載力不同,加之東西部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水廠現有凈水設施建設情況及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我國各地飲用水源水質問題相當復雜,水污染分布范圍廣、水質種類繁多、存在的飲用水安全風險問題也各不相同。
對于不同的飲用水安全風險問題,目前缺乏有針對性的關鍵技術及相應的集成化技術,對水源、水廠、供水管網和用戶飲用水質缺乏系統的風險評估和全過程的風險控制。近十幾年來,雖然也進行了一些單元處理技術的研究和集成,但仍沒有實現從飲用水源到終端用戶的全過程風險控制,沒有形成可指導不同水污染水質的設計、處理、管理、操作的系統性規范和規程。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