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的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內外現狀和技術發展趨勢及關鍵技術問題(初稿)

時間:2006-12-11 來源: 作者:

3.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和設備

   近年來,隨著水污染的加劇和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污水處理程度要求越來越嚴格,同時,可持續發展逐漸深入人心,國外發達國家已由單項技術研究轉向綜合、系統治理策略研究,對城市排水系統的觀念已從以前的防澇減災、防污減災逐步轉向污水的處理及再生循環利用,雨水的有效儲存與利用。再生水作為一種合法的替代水源,在美國、以色列等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利用。

   改善和提高環境質量的要求、法規與民眾的壓力、以及市場的需求,加速了城市污水處理事業及其技術的發展。發達國家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全面普及城市污水二級處理,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應用和普及除磷脫氮技術,在90年代開始全面關注污水中特殊污染源、微量污染物的去除以及污水處理廠出水對環境的影響。

   由于城市污水處理廠投資大、運行費用可觀,怎樣提高城市污水的處理效率、處理功能和處理效果(性能),并同時降低城市污水處理的工程投資、能耗和運行成本,尋找穩定可靠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途徑,一直是世界各國污水處理界共同關注的問題,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的熱點,并在成套工藝技術、工程建設、運行管理及相關設備產品等方面開展科技攻關、技術設備集成和綜合示范研究。

   排水系統是城市水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城市雨污水的收集、輸送、處理、排放任務,由于介質的特殊性,由此引發的安全性問題與衛生健康影響應受到高度重視。城市排水管網系統是構成完整城市排水處理系統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影響城市污水處理效率的瓶頸。除了大規模興建處理設施以外,更重要的是建設好、管理好管網系統,管網系統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有助于解決目前管網系統中存在的許多問題。

   水環境污染和水質富營養化問題的尖銳化以及公眾環境意識的增強,迫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制定嚴格的污水處理和排放標準,涉及的水質控制指標、內容和數值不斷改進,越來越嚴,尤其是氮磷污染物的去除要求。2002年頒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對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排放水質作了更加明確、詳細和嚴格的規定,除了原來的二級排放標準外,還新增了更加嚴格的一級標準A標準(BOD5≤10 mg/L,SS≤10 mg/L,COD≤50 mg/L,磷酸鹽≤0.5 mg/L,氨氮≤5 mg/L)和一級標準B標準(BOD5≤20 mg/L,SS≤20 mg/L,COD≤60 mg/L,磷酸鹽≤1.0 mg/L,氨氮≤8 mg/L)。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