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環境系統不確定性分析的理論與發展

時間:2006-12-26 來源: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作者:陳吉寧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摘  要:在過去的三十年間,環境建模理論在表象上呈現了兩種發展趨勢。其一是尋求更加友好的模型使用界面, 包括應用空間定位技術與數據庫技術等;其二是新的數學理論、控制理論在環境系統的認識中被不斷嘗試, 包括專家系統、非線性系統理論、神經網絡、灰色理論、大系統理論以及沖突理論等。盡管前者極大地推動了環境模型和數據處理技術的廣泛應用,但它并沒有帶來對環境系統認識的質的變化。相反,環境模型使用的世俗化卻使人們易于忽略模型應用的精髓-結果與內在因果關系的解釋,從而帶來模型濫用的風險;雖然第二個方面從新的視角去研究環境系統,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在整體上并沒有突破和超越傳統的機理模型的認知,這些技術本身的可用性也存在著明顯的障礙,因而目前各類環境模型的主體依然是建立在常規自然定律基礎上的機理模型,包括復雜的全球氣候變化模型、生物圈模型和生態風險模型等。盡管如此,我們今天對環境模型與環境系統的認識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事實上,在環境系統分析領域的前沿,一直存在著一種內在的驅動力,在探究模型的本質以及模型與系統之間的內在關系。這些非常理論化的工作,導致了對環境模型不確定性問題的普遍性和不可回避性的認識,并由此推動了環境建模理論的發展。

Abstract:

關 鍵 字:環境系統;模型

 

下載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