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構筑親水家園—合肥市環城公園的發展方向

時間:2006-11-10 來源:合肥市環城公園 作者:衡學敏

資料來源:合肥市環城公園

摘  要:合肥市環城公園的建設始于20 世紀50 年代,在當時全國拆城墻成風的形勢下, 合肥市在推倒的墻基兩側廣植樹木,并有機結合護城河及古城墻一帶的古代遺址,三國時的消遙津、北宋古跡香花墩、包公祠、清初稻香樓等,運用造園藝術,改造地形,溝通水系,調整、充實花木,合理布局,點綴園林建筑和山石小品,營造出“聚則遼闊,散則縈洄”“長橋逕渡竹樹蔭翳,薄荷數里魚鳧上下”的優美環境,被喻為“一串鑲著數顆明珠的翡翠項鏈”。它以其設計新穎、構思獨特、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等特點,得到了國家建設部的充分肯定,先后榮獲建設部“優秀設計一等獎”、“優質工程一等獎”。經測算,以服務半徑1000 (步行10 分鐘)劃定范圍,環城公園覆蓋了一環以內的絕大部分區域,反映了其社會、生態效益之巨大。

公園總長8.7 公里,最寬處達二百米,占地137.6 公頃,開敞式,環帶狀,根據地理位置由城市主干道自然分成包河、銀河、西山、環西、環北、環東等六大景區。銀河的春雨、包河的夏荷、西山的紅葉、環北的白雪,公園四季景色各異,植物景觀豐富。而占地過半的琥珀潭、黑池壩、雨花塘、銀河、包河、逍遙津、南淝河等水面,更是構成了城市難得的怡人水景。水--生命之源。許多城市的發展都依賴于城市水系,那些孕育了城市文明的河流湖泊被稱為“母親河”,受到人們的珍愛。對于我們而言,水不僅能滿足我們基本的生活需要,還能提高身心舒適度,我們會被水的影象、水的聲音深深吸引,樹木掩映著波光粼粼的池塘或遠處瀑布的嘶鳴聲都會使我們住足留連。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大部分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環城水系,河道淤泥沉積,水質逐年惡化,直接影響城市150 萬人口的健康居住。著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立足全面改善城區人居環境,從2002 年開始,環城公園依托環城水系,改善水質;改造公園游園,挖掘文化;立足城市特點,建設生態環境走廊。

Abstract:

關 鍵 字:環城公園;合肥市

 

下載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