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干旱缺水地區中小城市污水資源化及生態恢復模式研究

時間:2006-11-08 來源: 作者:于宏兵 林學鈺 王暖春

資料來源:

摘  要:本研究著眼于西部中小城市的缺水、城市污水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等方面存在的技術與經濟問題,探索一個城市污水資源化處理、再生、恢復生態環境的新模式,既可處理城市污水又可以恢復生態環境的低投入、有產出的西部中小城市污水處理可持續發展的技術與經濟模式。該模式采取水解酸化和不完全氧化處理,人工濕地土壤—植物系統對城市污水進行處理。前段可去除COD70%以上,BOD5大于80%SS去除80%以上,出水低于農用灌溉水標準,出水中含有部分未降解有機酸,pH值小于7,含有較高的NP等營養元素,進入土壤—植物系統,既可以提供水源,又可以提供植物生長的營養元素,有機酸可以中和土壤堿性,改良蘇打鹽堿土壤,經幾年運行,可以達到改善土壤物理化學性狀,植物生長茂盛,由原來的不毛之地成為生物量達23/畝的人工濕地。在生態恢復同時,水中的N、P得以被植物吸收和去除,脫氮80%,脫磷達到90%。同時,土壤有機質NP、K等營養元素含量明顯增加,形成的草地、濕地和葦田有一定經濟效益,可以抵消模式的運行費用,生態效益明顯,成為水禽的棲息地。該模式冬季亦可以運行,克服土地處理北方冬季無法運行的問題。

Abstract:

關 鍵 字:干旱;城市污水;處理;資源化;模式

 

下載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