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加快村鎮治污,保護水源,促進新農村循環用水

時間:2008-06-16 來源:北京市水務局農水水保處 作者:楊進懷 劉春明 朱銘捷

資料來源:北京市水務局農水水保處

摘  要:本文從北京農村污水排放現狀普查、治理方式探索以及北京市今后一個時期污水治理的思路探討等方面,介紹了北京市通過農村治污,保護水源,改善農村水環境的有益嘗試。

Abstract:

關 鍵 字:農村; 污水治理; 水源保護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農村污水量日漸增多,成為影響水源水質、居住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北京市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提出了“亮起來、暖起來、循環起來”的建設目標,農村污水處理也日益成為推進農村城鎮化、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措施,也是新農村水資源循環利用的關鍵環節。近年來,通過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和新農村治污工程,北京探索開展農村污水治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 農村污水排放現狀及危害

    為了摸清北京農村污水產生和排放的基本情況,市水務局組織有關技術單位和區縣水務局,對全市185個鄉鎮、3978個行政村開展了村鎮排污和治理現狀的普查。

    普查結果表明,2006年郊區村鎮污水排放總量為1.9億立方米,其中鄉鎮中心區污水排放總量為1.03億立方米/年(其中:,工業污水),村莊污水排放總量為0.9億立方米/年(其中:)。

    鎮中心區污水主要包括鎮區居民生活污水和鄉鎮工業廢水,其中生活污水生活污水0.45億立方米/年,占總污水量的44%,工業廢水0.58億立方米/年,占56%

    農村污水和廢水主要來自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養殖業排放廢水。其中生活污水0.56億立方米/年,占62%,養殖廢水0.3億立方米/年,占38%。

    北京薊運河、潮白河、北運河、永定河、大清河五大水系作為村鎮污水受納水體,70個監測河段中僅有23個河段水質符合規劃水質功能要求,達標率為32.9%。受納污河道污水入滲、部分工業污水就地排放等因素影響,平原區地下水污染已呈現從城區向郊區、從淺層向深層擴散的趨勢,形成石景山---豐臺---城市中心區、昌平---順義、朝陽---通州、大興南部、房山東南等多條污染帶,淺層地下水IVV類面積超過2500平方公里。

2 北京農村污水治理主要做法

2.1 制定規劃,指導區縣合理開展污水治理

    北京市水務局和計劃部門合作制定《北京市村鎮集約化排水(治污)規劃》,明確2010年和2020年北京農村的治污目標。規劃將全市農村劃分為770個治污單元,按照城帶村單元、鎮帶村單元、小流域單元、排水溝單元分別提出了適宜的排水體制、建設標準、收集處理模式、回用方式及水質標準和投資標準。規劃還明確了了不同單元的運行管護機制。本規劃的制定規范了郊區縣的污水治理工程建設,有助于減少農村污水治理的盲目性和無序性。

2.2在山區建設清潔小流域,從源頭治污

    近年來,北京市創新水土保持工作理念,加大了水源保護的力度,按照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的治理思路,在傳統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對流域內農村的污水、垃圾、廁所、河道、環境進行五同步治理。村莊建設污水收集管線,建設不同類型污水處理設施,把再生水回用于農灌、沖廁、環境,還于河道。建設垃圾收集設施,設置了封閉式垃圾箱,凈化環境。

       20042007年,共建成50條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在山區共建設農村污水處理工程412處,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1.96萬噸,上述工程的實施,使污水實現了達標排放,保護了飲用水源安全。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