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小城鎮及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與技術應用

時間:2008-06-16 來源:武漢新天達美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胡細全 陳美杉 陳俊 湯舜旸 楊早

資料來源:武漢新天達美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所討論的“STCC污水處理及深度凈化技術是一種新型的多種介質填料的曝氣生物濾池,但有別于通常的曝氣生物濾池技術,采用木炭等天然材料和廢棄材料,加工制成填料組成填料床,處理城鎮污水后的出水優于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可以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類標準。其中氮磷的去除率分別可達到65%90%以上。

Abstract:

關 鍵 字:STCC污水處理及深度凈化技術;脫氮;除磷;填料;深度處理STCC污水處理及深度凈化技術;脫氮;除磷;填料;深度處理

 

STCC污水處理及深度凈化技術簡介

湖北省位于古云夢大澤之地,素有“千湖之省”之稱號。武漢市地處江南水鄉,有“百湖之市”之美譽。如武漢東湖是全國最大的城中湖,也是全國有名的自然風景游覽區。隨著社會經濟和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湖泊水體不斷萎縮和遭受污染,城中湖泊基本都陷入劣Ⅴ類范圍,出現了“優于水而憂于水”的尷尬局面,水污染防治工作已成為武漢市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城市發展建設中,為了保護已無納污容量的城中湖泊,要求生活污水處理后必須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一級A,甚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的Ⅳ類標準才能排入湖中。為了迎接挑戰,我公司從大自然土壤、植物和微生物對污水的凈化過程中得到啟發,針對中國國情進行研發,并得到武漢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和湖北大學等環?蒲袉挝坏闹С趾秃献。采用本地天然材料和廢棄材料,營造完整地生物食物鏈群,開發出具有優異凈化效果的脫氮除磷效率的“STCC污水處理及深度凈化技術”。此技術已成功應用于黃家湖畔的“湖北中醫學院”、“武漢科技大學、青菱湖湖畔的“紅霞村還建新村”和東湖湖畔的“東湖賓館百花湖”等一批樣板示范工程,出水的主要指標分別達到設計標準要求的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Ⅳ類標準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

STCC污水處理及深度凈化技術”是模仿大自然在物質循環過程中的自凈功能,利用自然生物凈化的原理,采用天然材料制成具有自凈功能的“不飽和炭”、“脫氮材料”和“除磷材料”等多種介質的填料,組成復合填料床。通過特殊的曝氣系統在填料床中形成好氧、缺氧和厭氧交替的環境,達到硝化、反硝化和除磷的目的,從而對污水進行深度凈化處理。本技術將污水中的微生物菌群一次性引入到生物池內,在池內的不飽和炭、脫氮除磷材料等固定床上迅速形成優勢菌群生物膜,利用微生物菌群(生物膜)的新陳代謝作用消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使之轉化成為穩定的無害化物質,達到凈化水質之目的。為了保證整套處理系統正常、有序、穩定,整個過程厭氧污泥不回流,好氧生化后的混合液也不回流,與常規的脫氮除磷技術完全不同,但凈化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

ST代表standard(標準),第一個C代表combination(組合),第二個C代表charcoal(),全文意即標準化組合的、以不飽和炭生物濾池為核心的污水處理及深度凈化技術。圖1“STCC污水處理及深度凈化技術的主體工藝流程圖。

根據需處理對象的水質種類和設定出水水質的不同,可將各基本處理單元優化組合,不僅可達到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標準,還能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從而達到不同處理效果并降低工程造價。

技術特點:

1、將生物氧化和過濾結合在一起,池體結構可根據來水濃度和出水要求的不同,自由拆分組合,為進水水量波動留下足夠的前置空間。

該工藝流程中有“A2”池,但不同于A2/O法中的“A”池,采用的是厭氧濾池形式。厭氧濾池填充了除磷材料和厭氧填料,能有效地保持厭氧池內的污泥濃度,防止厭氧污泥流失。因此,當具有較高有機污染負荷的工業污水進入本系統時,池內厭氧污泥能吸附有機污染物,并使有機污染物在厭氧池停留至2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逐步降解,有良好的抗沖擊負荷的能力。

該工藝流程中也有“O”池,但不同于A2/O法中的“O”池,采用的是生物接觸氧化池形式,基于淹沒式生物膜法工藝原理。

生化池曝氣圖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