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軟核硬殼球形濾料應用于曝氣生物濾池的實驗研究

時間:2008-06-12 來源: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作者:戴長虹,吳然然

資料來源: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摘  要:本文以新研制開發的軟核硬殼球形濾料為生物濾料,進行了曝氣生物濾池處理生活污水的實驗研究?疾炝嗽摓V料的掛膜情況,探討了不同的氣水比和水力負荷條件下對生活污水處理效果的影響。

 

Abstract:

關 鍵 字:濾料;曝氣生物濾池;掛膜;氣水比

 

    本實驗比較了在相同水力負荷0.5m3/(m2.h)條件下(HRT=2.4 h),氣水比分別為5:1、7:1、9:1、11:1時,曝氣生物濾池對COD、氨氮、SS去除效果的影響,每種工況下運行7d,1-7d氣水比為5:1,8-14d氣水比為7:115-21d氣水比為9:1,22-28d氣水比為11:1,實驗結果如圖5所示。

    實驗結果表明:氣水比在5:1-9:1之間變化時,增加氣水比有利于COD和氨氮去除率的提高;而當氣水比從9:1提高到11:1時,COD的去除率增加卻不明顯,并且氨氮的去除率有下降的趨勢。氣水比由5:1提高到11:1時,懸浮物的平均去除率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大。統籌考慮COD、氨氮、懸浮物三個指標的去除率和經濟因素,本實驗確定較佳的氣水比范圍是7:1-9:1

5 氣水比對COD、氨氮、SS的平均去除率的影響

3.3水力負荷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水力負荷是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的一個限定因素,同時也是反映其處理能力的重要指標。水力負荷過大或過小對曝氣生物濾池的運行都會產生不利影響[2,3]。本實驗氣水比控制在9:1,水力負荷分別為0.3m3/(m2.h)、0.5m3/(m2.h)、1.0m3/(m2.h),對應的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4h2.4h1.2h,每個工況穩定運行7d,考察水力負荷的變化對COD、氨氮及SS去除效果的影響。1-7d水力負荷為0.3m3/(m2.h),8-14d水力負荷為0.5m3/(m2.h),15-21d水力負荷為1.0m3/(m2.h),實驗結果見圖6。

       6 水力負荷對COD、氨氮、SS平均去除率的影響

    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水力負荷的提高,COD、氨氮和懸浮物的去除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當水力負荷控制在0.5m3/(m2.h)以下,即水力停留時間控制在2.4h以上時,出水的COD、氨氮和懸浮物濃度均能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級排放標準的A標準。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