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浙江省臨安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的實踐探索

時間:2008-06-12 來源:浙江省臨安市環境保護局 作者:潘林榮

資料來源:浙江省臨安市環境保護局

摘  要:臨安地處浙西北,東鄰杭州,西接黃山,是距離上海、杭州等大都市最近的山區市,總面積3126.8平方公里,轄4個街道22個鄉鎮298個行政村,人口52萬。臨安生態優良,山川秀麗,是錢塘江和太湖兩大水系的源頭,全市森林覆蓋率76.55%,有天目山、清涼峰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青山湖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大明山,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生態資源非常豐富。臨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Abstract:

關 鍵 字:浙江省臨安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實踐探索

 

    三、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效益分析

    農村污水處理工程建設目的是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良好三者之間良性互動,從而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同步提高,從源頭保障下游生產生活的用水安全。

    經濟效益。促進臨安生態環境和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和提高,改善投資環境,增強引資力度,將有效增加臨安市的防災抗災能力,減少因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保障經濟平穩增長,在合理優化臨安市產業結構、促進產業集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活力等方面逐步體現其巨大的經濟效益,為實現臨安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社會效益。鄉鎮、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將產生明顯的社會效益,改善了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城鎮環境面貌將進一步得到改善,人們居住的環境將更加舒適,人與自然的關系將更加和諧,促進整個社會生態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質的顯著提高,使臨安市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生態環境效益。項目的實施,將提升臨安市域生態安全,水污染將得到根本治理,維護區域生物多樣性,增強區域防災抗災能力,形成市域生態安全格局,從而在維護社會穩定和協調發展的同時,全面提高全社會的持續發展能力。

四、抓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幾點體會

1、領導重視,群眾支持。臨安地處太湖流域和錢塘江水系的源頭,區域水環境質量直接影響下游飲用水的安全,因此從一開始臨安市的工作就得到上級領導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從2004年,臨安市溪里村生活污水處理試點工程完成后,改變了以前農村污水橫溢的局面,切實改善了農村居住環境,老百姓深受其益,各村紛紛要求建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各級政府的重視和群眾的支持大力推進了生活污水處理工作。

2、組織保障,投入加大。臨安市把集鎮(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作為推進生態市建設的重點工程,成立了以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生態市建設重點項目推進小組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監督、指導、協調和服務工作。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以鎮長或分管副鎮長為組長的重點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實施重點工程。出臺了《臨安市生態建設專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重點用于補助和獎勵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為主的生態建設工程,并逐年加大專項資金比例,同時根據有關政策積極向杭州、省和國家爭取項目補助、獎勵資金。

3、強化考核,加強督查。臨安市政府每年都與鄉鎮、街道簽訂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把集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列作為年度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實施“一票否優”。同時加大對重點工程實施的督查力度,建立了督查制度,不定期的對工程實施檢查,并將結果報送市委、市政府,并在全市進行通報。

4、整合資源、科學規劃。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關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環發〔200777號)精神,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作為新農村建設“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的重要工程來抓,有效的結合資源。根據村鎮建設規劃、經濟發展現狀和污水排放數量,合理規劃布局污水處理設施。凡能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農村,原則上納入城鎮污水處理管網系統。同時,根據農村人口分布密度、自然環境和經濟條件,科學確定適合農村不同類型的污水處理方式。積極探索符合我市農村實際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生活污水方式,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上一頁 頁碼:[<< 1 2 3 ] 下一頁 共3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