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好氧顆粒污泥培養及其處理小區生活污水

時間:2008-06-12 來源: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作者:馬華繼,汪艷寧,熊振湖,王美麗,張強,吳彥君

資料來源: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摘  要:在有機負荷1.0kgCOD5/(kgMLSS·d)、沉淀時間3-25min污泥最小沉降速率4.0-6.6m/h等條件下,培養出的好氧顆粒污泥。其直徑約1.5-3.0mmSVI30mL/g和沉降速率為32.67m/h;采用該好氧顆粒污泥處理不同濃度的模擬污水,結果表明:對于CODCr、TNTP去除,進水濃度為1200mg/L、20mg/L4mg/L時,去除率為96.5%、90.0%97.3%;在進水濃度為1200mg/L40mg/L8mg/L時,去除率為90.2%、94.4%96.0%;而進水濃度為400mg/L、40mg/L8mg/L時,去除率分別為84.8%、93.9%95.0%

Abstract:

關 鍵 字:好氧顆粒污泥(AGS);培養;沉降速率;小區;生活污水;脫氮除磷

 

2 SBR自控操作工況

操作項目

周期1

周期2

周期3

周期4

周期5

周期6

備注

停曝氣泵時間,

開始靜置沉降

2:30

6:30

10:30

14:30

18:30

22:30

沉降3min

開電磁閥時間,

開始排水

2:33

6:33

10:33

14:33

18:33

22:33

排水3min

關電磁閥時間,

停止排水

2:36

6:36

10:36

14:36

18:36

22:36

緩沖1min

開曝氣泵時間,

開始曝氣

2:37

6:37

10:37

14:37

18:37

22:37

空曝1min,

總曝氣約3..5h

開進水泵時間,

開始進水

2:38

6:38

10:38

14:38

18:38

22:38

進水7min

停進水泵時間,

停止進水

2:45

6:45

10:45

14:45

18:45

22:45

 

 

1.2.2 項目監測

    泥水界面沉降速率測定以秒表計時,每隔20s讀一次泥水界面高度,某時刻的泥水界面沉降速率等于該時刻泥水界面沉降的高度與相應沉降用時之比。其余項目測定均采用水和廢水標準監測分析方法[3 ]進行。

2 結果與討論

2.1 好氧顆粒污泥培養

2.1.1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沉降指數(SVI)變化情況

    接種后進行2d適應運行,再轉入培養運行。運行周期的沉降時間由25min15min、10min7.5min、5min3min逐步減少,以淘汰細小的沉降性能差的絮體,促進污泥的顆;M程。圖4、圖5給出了培養過程中反應器污泥SVSVI的變化情況?梢,隨著每一次沉降時間的降低,會有一批細小的污泥被淘汰出反應器,導致反應器內SV的降低,同時留在反應器內的污泥沉降性能更好,SVI值更低。隨后,由于污泥的增長,SV又逐漸增大,到一定限值后再次減少運行周期的沉降時間,使SV降低……。最終形成的SVI值為30 mL/ g左右的好氧顆粒污泥。

4 SV變化情況圖                  圖5  SVI變化情況

2.1.2  泥水界面沉降速率變化情況

6 泥水界面沉降速率變化情況 

    可見,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泥水界面沉降的最大速率也在增加。在研究中發現,反應器中逐漸出現許多由絲狀菌為骨架的好氧顆粒污泥,而且隨著運行時間的推移,該類好氧顆粒污泥越來越多,粒徑也越來越大。實驗表明:好氧顆粒污泥粒徑越大且結構越緊密,則相應的泥水界面沉降的最大速率越大,且該最大速率出現得越早。培養完成時,泥水界面的最大沉降速率達32.4m/h。

2.1.3 pH值問題及其調控

    培養開始后,發現pH值很快降低,有時甚至低至4.5,導致反應器內的污泥絮體松散,大量細小絮體隨出水排出,系統污泥流失過于嚴重,嚴重干擾了培養工作的進行。

    開始采取的對策是以20%NaOH溶液調節,但是仍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因為加入NaOH溶液調節的措施具有滯后性,而如果提前加入足量NaOH溶液,則pH值過高,對周期的初始階段的降解產生不利影響。經過檢測和討論分析,認為pH降低的原因有:(1)在進水COD濃度較高的情況下,曝氣量不夠導致DO不足,引起體系中葡萄糖水解發酵產生有機酸,引起pH值降低;(2)污水中氨氮發生硝化然后發生反硝化,總的過程使得培養體系水中堿度被消耗,引起pH降低。隨后,有針對性地改換了氣量更大的曝氣泵并加大曝氣量;同時在培養進水中添加NaHCO3組分,并且在培養過程使用20%NaOH溶液輔助調節,最終問題得以解決。圖2是反應器出水pH值情況,圖3給出了一個周期內pH值變化情況。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5 >>] 下一頁 共5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