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工藝路線

時間:2008-06-11 來源: 作者:

資料來源:

摘  要: 《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的出臺為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排放提出了新要求,江蘇省太湖流域169個已建、在建污水處理廠,將要進行統一的升級改造。本文對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的新技術做了分析和探討,介紹了HQSBF污水處理成套設備、HQMBR中水處理成套設備、HQCWL生態凈化床及其組合形式在小城鎮生活污水處理中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為我國小城鎮的污水處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Abstract:

關 鍵 字:小城鎮污水,HQSBF污水處理成套設備、HQMBR中水處理成套設備、HQCWL生態凈化床

 

    啟動周期短。填料由親水性聚酯纖維構成,表面粗糙,孔隙率大,容易附著微生物,掛膜速度快,系統啟動周期短。

    污泥產量少。污泥穩定地在填料上附著,生化池內存在著從細菌到輪蟲、鞭毛蟲、線蟲到其他后生動物的豐富的生物相,可形成長的食物鏈,實現污泥自身的消化,剩余污泥產量大幅度減少,而且污泥沉降性好,沉淀時間短,沉淀效果好。

    使用壽命長。填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穩定性,使用壽命長達15年以上。 

2.2 膜生物反應器

    近年來,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技術正在被廣泛用于城鎮用水的凈化以及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中,膜分離技術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高新技術之一。MBR技術具有許多其他生物處理工藝無法比擬的明顯優勢,主要是以下幾點:

    能夠高效地進行固液分離,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的沉淀池,出水水質良好。

    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反應器內,實現了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固體停留時間(SRT)的完全分離,使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

    反應器內的微生物濃度高,耐沖擊負荷。

    有利于增殖緩慢的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和繁殖,系統的硝化效率得以提高。通過運行方式的改變亦可有脫氮除磷功能。

    泥齡長。膜分離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成分,在體積有限的生物反應器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大大提高了難降解有機物的降解效率。反應器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長泥齡下運行,可以實現基本無剩余污泥排放。

    系統采用PLC控制,可實現全程自動化控制。

    占地面積小,工藝設備集中。

     近年來,MBR已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小城鎮處理中,為了便于MBR技術的推廣,其裝備化、產品化的開發已越來越受到業內重視,“HQMBR中水處理成套設備”在這一背景下研制成功,其工作原理見圖2-1

  

2-1  HQMBR®工作原理示意圖

    在HQMBR®系統中,污水中的有機物、氮、磷等各類污染物主要通過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加以去除,但與傳統生物處理工藝不同的是,以膜組件代替了二次沉淀池,其高效分離作用使泥水徹底分離,污泥齡(SRT)可以不受水力停留時間(HRT)的影響而單獨調控,生化反應池(曝氣池)中活性污泥濃度大幅提高,世代周期較長的特效菌(如硝化菌)得以富集,因此微生物活性以及生化反應速率較傳統生物處理工藝大大提高,對難降解有機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硝化能力明顯增強,亦有很強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微生物與水的分離不再通過重力沉淀,而是在壓力的驅動下,使水和部分小分子物質透過膜,微生物和大分子物質則被膜截留在生化反應池內,從而使系統獲得了優良的出水水質,特別是對懸浮物、病原微生物、色度、BOD5、氨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去除效果尤為顯著。MBR工藝基本解決了傳統中水處理工藝(以生物接觸氧化法等生物處理工藝與混凝、沉淀、過濾的組合工藝為典型代表)普遍存在的出水水質不穩定(尤其是色度和氨氮容易超標)、消毒副產物多、占地面積大、運行維護復雜等突出問題。使用HQMBR®技術處理的生活污水出水可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一級B排放標準(見表2-2)。 

2-2  HQMBR®出水水質與國家和地方有關標準的對照

單位:mg/L(凡注明者除外)

序號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

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 11/307-2005

HQMBR

可達到

的指標

一級

一級A

一級A

一級B

1

pH

 

69

69

6.58.5

6.58.5

2

色度

(稀釋倍數)

50

30

10

30

30

3

濁度(NTU)

——

——

——

——

1

4

懸浮物SS

70

10

10

30

未檢出

5

化學需氧量

COD

100(60)

50

15

50

5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0

10

5

15

5

7

氨氮

15

5(8)

2

5

1

8

陰離子表

面活性劑

5

0.5

0.5

3

0.2

9

糞大腸菌群

(/L)

500(100)

1000

——

——

未檢出

10

總大腸菌群

(/L)

——

——

——

——

未檢出

 2.3 人工濕地工藝

上一頁 頁碼:[<< 1 2 3 4 >>] 下一頁 共4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更多關于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工藝路線 的資料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