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農業徑流湖濱帶濕地處理系統中的氮去除及動力學研究

時間:2006-09-01 來源: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作者:盧少勇、張彭義、余剛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摘  要:構建于云南昆明的王家莊湖濱帶濕地占地12, 000m2,濕地位于滇池東岸,主要植物為蘆葦(Phragmites australis)、茭草(Zizania caduciflora)和菖蒲(Acorus calamus L),濕地于20028月投入運行,濕地的來水來自6條農業區匯水干渠,經過布水堰布水后來水均勻流過濕地。200210~20046月期間濕地有效降低了農業區農業徑流污染對滇池的污染。除了采集進水樣外,還采集從進水至出水點1/3處(記為出水1)、2/3處(記為出水2),旱季時進水流量為497.6m3/d。旱季時TN、氨氮和NO3--N的濃度分別為7.502.492.50mg/L。出水1(出水2)處的TN、氨氮和NO3--N的濃度分別為3.07(2.06)mg/L,0.35(0.43)mg/L1.07(0.37)mg/L。出水1(出水2)處的TN、氨氮和NO3--N的去除率分別為66.6(58.5)%,67.4(58.1) %56.1(43.6)%。雨季時進水流量為747.4m3/d。雨季時TN、氨氮和NO3--N的濃度分別為4.68,0.982.22mg/L。出水1(出水2)處的TN、氨氮和NO3--N的濃度分別為2.51(3.11)mg/L,0.81(1.04)mg/L1.10(1.41)mg/L。出水1(出水2)處的TN、氨氮和NO3--N的去除率分別為34.4(55.9)%, 64.6(62.6)%51.8(80.6)%。旱季(每年11~翌年4月)時濕地中的氮去除呈現“V 字形變化規律,雨季(每年5~10月)時濕地中氮去除呈現沿程降低的規律。具有較強的耐受沖擊負荷的能力,在水力負荷為22.2cm/d ,TN、NO3--NNH3-N的去除率均高于59%。全年來看,出水1(出水2)處的氨氮的去除動力學常數分別為0.7020.574,出水1(出水2)處的NO3--N的去除動力學常數分別為0.4660.470。在秋末冬初時,菖蒲的含水率比春季的低,干重比春季的高。菖蒲的干重在秋末冬初時仍在增加。在菖蒲成熟和衰亡老季節時,收割部分的氮有一部分向殘留部分轉移。

Abstract:Lakeside area;constructed wetland;agricultural runoff;nitrogen;seasonal various regularity

關 鍵 字:湖濱帶;人工濕地;農業徑流;氮;季節變化規律

 

下載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