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西南給排水
摘 要:針對長江、嘉陵江水源的微污染水質特性,根據重慶市自來水有限公司水質規劃目標,在總結常規處理工藝凈化受污染原水的局限性的基礎上。綜合比較了預處理、常規工藝強化和深度 處理對長江、嘉陵江原水的適用性,最終確定常規處理強化與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工藝聯合,是在重慶原水條件下凈水工藝的合理選擇。
Abstract:
關 鍵 字:
0 引言
目前,重慶市主城區公共供水系統均以長江、嘉陵江為水源。其中,在長江的取水量占供水系統供水能力的52%,嘉陵江占48%。然而,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長江、嘉陵江重慶主城區段的源水,水質正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以有機物污染最為顯著。同時,三峽工程蓄水后.處于庫尾的主城兩江流速減緩,水體稀釋自凈能力下降,對水源水質的影響也難以估計 重慶市作為西南地區長江上游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基本解決了城市供水的供需矛 盾后.進一步提高供水水質已刻不容緩的提到了議事日程。因此,針對兩江水源污染的現狀以及常規凈水處理工藝的局限性.對重慶市凈水工藝進行合 理選擇便顯得尤為關鍵。
1取水口水源水質現狀
以上情況均表明,長江、嘉陵江水源水質有機污染較為突出。兩江源水正受到來自上游生產與生活的雙重污染。
2常規凈水工藝的局限性
目前.重慶市主城區各水廠采用的飲用水凈化技術為常規水處理工藝,即通過混凝、沉淀、過濾和加氯消毒來保證飲用水水質。然而.面對日趨惡化的水源水質.常規凈化工藝已顯得力不從心。表現在以下方面:
1)國內外的試驗研究和實際生產結果表明:受污染水源水經常規工藝只能去除水中有機物的20%~30%,且由于溶解性有機物存在.不利于破壞膠體的穩定性而使常規工藝對原水濁度去除效果也明顯下降(僅為50%~60%)。
………………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水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
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
技術支持: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4
通信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100835) Email:water@chinacitywater.org Fax:010-88585380 Tel:010-88585381版權所有: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