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加強常規處理的管理是改善水質的基本措施

時間:2007-01-17 來源: 作者:宋仁元

資料來源:

摘  要:  1.經常性生產運行的重點要確保濁度、細菌和余氯達到目標要求。
  凈水廠的工藝設計應該是經過處理后能夠使水質達到目標要求。但是不少指標不是經常檢驗,而且是隨著某些指標值的降低而相應降低,因此在經常運行中抓住幾項重要指標是非常必要。
  濁度本身屬感官性指標,但它是一個重要的運行性指標,降低濁度的同時也降低水中的細菌、大腸菌、病毒、賈弟氏蟲、隱性孢子蟲、三價鐵、四價錳等,加注混凝劑后也能降低部份有機物包括形成加氯副產品的母體腐蝕酸、富里酸。一般細菌、大腸菌、病毒的去除部份隨著濁度降低而相應降低,部份靠消毒,但賈弟氏蟲及隱性孢子蟲的去除則更多靠降低濁度。天津市自來水公司與天津市醫科大學合作的試驗表明,灤河的水經處理后把濁度降到1NTU以下,水中揮發性有機物降低50%,半揮發性有機物降低3070%,Ames試驗致實變活性下降42.947.8%,致溫血動物細胞染色體畸變活性下降2740%,對降低致癌和可癌致癌物質也有相當效果。另外濁度影響消毒效果,要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濁度要小于0.5NTU

Abstract:

關 鍵 字:加強常規處理管理;改善水質;基本措施

 

下載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