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料 >>

不同水源水質的給水深度處理技術

時間:2008-03-07 來源: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作者:王占生,劉文君

資料來源: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摘  要:我國水污染防治法與其實施細則明確規定: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其水質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現將Ⅱ、Ⅲ、Ⅳ、Ⅴ類中耗氧量(高錳酸鹽指數)與氨氮項目中的限值列于表1。

Abstract:

關 鍵 字:不同;水源水質;給水;深度處理技術

 

我國水污染防治法與其實施細則明確規定: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其水質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現將Ⅱ、Ⅲ、Ⅳ、Ⅴ類中耗氧量(高錳酸鹽指數)與氨氮項目中的限值列于表1。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基本項目標準限值    1

項目

耗氧量

4

6

10

15

氨氮

0.5

1.0

1.5

2.0

當前我國地表水源很少達到Ⅱ類,大多數在Ⅲ、Ⅳ類。
  標準中指出: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質超標項目經自來水廠凈化處理后,必須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的要求,因此結合水源水質研究不同凈化技術非常必要。根據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近年來的研究結果簡述如下。
   1.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規范中明確規定:耗氧量≤3mg/L,氨氮暫無限值(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標準規定≤0.5mg/L),水源水質中規定水源水質耗氧量≤4mg/L。采用傳統的處理工藝,即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即能滿足規范規定:耗氧量(CODMn≤ 3mg/L。常規處理能去除CODMn 30~40%。
  傳統處理對氨氮去除甚微,只有在消毒技術中能被氯氧化成氯胺,但一般要求去除1mg/L氨氮需加7~8mg/L氯。
   如果濾池進水中不含氯,則濾池中濾料層必將有氨氧化菌,能去除部分氨氮。假使采用活性炭濾料,其上長有生物膜也能多除氨氮。但因水中溶解氧有限。最多能去除2mg/L氨氮。所以可以認為出水CODMn≤4mg/L,NH4+-N≤0.5mg/L
   2.水源水質中耗氧量CODMn≤6mg/L,NH4+-N≤3mg/L時傳統工藝出水可以達到CODMn≤3mg/L,NH4+-N≤0.5mg/LCODMn通過強化混凝(多用混凝劑、調節進水的pH值等方法)與快濾池改造成活性濾池(濾料上部以活性炭代替砂,或整層換成活性炭,即:傳統處理(強化混凝,活性濾池)可使CODMn≤3mg/L,但混凝調pH費用較高,多加不經濟,此時可改為:傳統處理+深度處理(O3+BAC),以上兩種工藝都可將NH4+-N控制在0.5mg/L,CODMn≤3mg/L

上一頁 頁碼:[1 2 >>] 下一頁 共2頁

打印】 【網站論壇】 【字體: 】 【發表評論】 【關閉

微水會

第十六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

推薦書籍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作者:任南琪
    內容簡介:

    《水的再生與回用》
    作者:【美】林宜獅
    內容簡介:

合作邀請:010-88585381-805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