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水價漲逾70% “水十條”加快水價改革步伐

時間:2015-04-23 10:01:58 作者:  來源:新華網

國務院近日發布被稱為“水十條”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加快水價改革?h級及以上城市應于2015年底前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具備條件的建制鎮也要積極推進。

2015年4月到5月期間,烏魯木齊、濟南、張家口、衡水、廊坊、信陽等北方水資源并不豐富的城市,均開始密集執行階梯水價調整,水價上漲成為普遍現象,有的地方綜合平均水價上漲超過70%。

凡水價改革都是漲價?

近年來,北京、上海、杭州、南昌等不少城市已執行階梯水價政策。權威媒體調查發現,大部分城市執行階梯水價后,綜合平均水價出現上漲。

同時,保障居民基本用水的第一階梯水價,也高出原來的標準。

杭州由每立方米1.85元調整為2.9元、3.85元、6.7元;今年4月烏魯木齊執行階梯水價后,綜合平均水價將達每立方米2.34元,漲幅72.06%。

只有少數城市執行階梯水價后第一階梯價格沒有上漲。

其中,河北承德市一階梯水價維持此前的每立方米2.75元,但三階梯水價達到8.25元。

第一階梯水價較原來價格上漲,意味著所有居民用水成本都上升了。

這對百姓生活有多大影響?有專家說,水費支出在國內城市居民生活支出中約占1%,漲價后,雖然絕對支出有所增加,但占比不會明顯提升。

而且,據統計,大部分城市的階梯水價政策中,一階段用水量都能覆蓋80%以上的居民。

盡管價格普漲,但一些城市反映,漲價后的價格依然低于成本價。

去年北京調價時,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公布北京總的用水成本為每立方米6.38元,調價后一階梯每立方米4.95元的價格仍無法覆蓋成本。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認為,由于近年來我國供水成本、污水處理需求、污泥處置成本都在增加,再加上我國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和國有供排水企業改革的要求,使得國內水價上漲。

隨著水資源緊缺程度加劇,水務產品或服務價格還有上漲的趨勢。

供水成本經常摻了“水分”

按照規定,水價調整需要召開聽證會,公示調價思路和相關價格成本。

2012年,長沙、廣州、東莞等城市開始陸續上調水價時,新華社記者曾輾轉獲取一份廣州市供水定價成本“監審清單”,一方水的成本,企業竟多報0.348元,比真實成本2.016元虛高了17.26%。

政府財政投入、企業吃喝費用、“虛高”管網漏損等費用,都被算進企業供水成本中。

粗略計算,按廣州市相關部門核定的每年近12億方的供水量,每方水若多收0.35元,一年將超過4億元!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