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表示: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 是殺手锏

時間:2015-03-16 09:35:00 作者:童克難  來源:中國環境報

15日上午10點30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步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中國經濟的發展備受媒體關注。李克強表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調整為今年預期增長7%左右,看起來增速是調低了,實際上實現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因為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十萬億美元,按7%增長,每年就要增加一個中等國家的經濟規模。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夠注重質量、效益,促使中國經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那就可以在較長時期保持中國經濟在中高速水平增長,實現現代化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對世界也是巨大的貢獻。

簡政放權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李克強表示,簡政放權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削權要觸動利益,它不是剪指甲,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因為簡政放權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激發市場活力,也可以用它去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在簡政放權方面,今年政府重點要抓3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不能法外施權。二是要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三是要探索事中事后監管的新模式,擴大綜合執法試點。

“環保法的執行不是棉花棒,是殺手锏!”在談到當前的環境保護工作時,李克強強調,大家普遍關注的霧霾等環境污染是焦點問題。中國政府在治理霧霾等環境污染方面的決心是堅定的,也下了很大氣力。但取得的成效和人們的期待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提出要向霧霾等污染宣戰,不達目的決不停戰。他強調,治理要抓住關鍵,今年的要害是要嚴格執行新出臺的《環境保護法》。對違法違規排放的企業,不論是什么樣的企業,堅決依法追究,甚至要讓那些偷排偷放的企業承受付不起的代價。對環保執法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包括能力建設,不允許有對執法的干擾和法外施權。環保等執法部門也要敢于擔當,承擔責任。對工作不到位、工作不力的也要問責,瀆職失職的要依法追究。

李克強介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很大的變化就是將節能減排的指標和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排列在一起,放在了很靠前的位置。報告里從調結構到提高油品生產和使用的質量等,都和治理霧霾等環境污染相關聯,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人人有責的治理行動。他表示,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有過程,如果說一時難以改變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