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財科所發布報告:環境稅征收進入倒計時
時間:2015-03-06 09:46:00 作者:高逸平 來源:今日早報
全國政協委員賈康建議加快環境稅立法,收入使用則向地方傾斜
其實,這已經不是賈康第一次呼吁開征環境稅了。早在2008年,他還在任財政部財科所所長時,就已提交過《關于盡快將開征環境稅納入議事日程、出臺環境稅》的建議。
“關于‘環境稅’,我已經連續講了很多年,但還是有人把它視為洪水猛獸!辟Z康表示,對于稅收,不少人都有種情緒,一聽要收稅,就有疑惑和不滿,其實,沒有必要。
現在,已到了必須要征的時候了。近年來,以霧霾等為代表的資源環境危機因素繼續凸顯,經濟增長、民生改善與環境保護之間必須得建立起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
為什么靠征收環境稅才能解決問題?“單純依靠傳統的行政干預方法,已經明顯不足以解決現階段面臨的突出問題!辟Z康表示。
更重要的原因則在于,現行的環保排污收費政策征收標準偏低,范圍過窄,整體環境稅收政策缺乏系統性,相關稅收優惠也缺少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環保效果不顯著,在一定程度上與此有關。而且,環境稅開征,會取代現有針對排污的行政性收費,將其與部門利益脫鉤。
環境稅還可以作為切入點,借此理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環境治理上的事權財權關系。同時,還可引發相關的行政、司法、社會管理體制的“法治化”配套改革。
“治污不徹底的根源在于法制不健全。污染了,走個關系就沒事了,這樣的執法還有什么意義!”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原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一場環保研討會上直言。
會后第三天,賈康就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環境稅立法過程》的提案。“現在煤價油價下行,是開征環境稅的重要契機,企業更易消化!
事實上,環境稅征收已開始進入倒計時。
近日,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下稱財科所)發布報告,提出的煤控財稅政策路線圖設想之一就是:2016年,開始征收環境保護稅。
“十二五”規劃中,就已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完善資源稅費制度”,包括全面改革資源稅以及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
近日,財政部財科所有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坦言,煤炭資源稅的改革力度并不大,幾乎與改革前持平,仍需進一步進行稅種改革,有必要推動環境保護稅、碳稅等出臺。
目前,環境保護稅法已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和國務院2014年立法計劃,但草案還沒有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我們感覺到中央對于環境稅的改革思路非常清晰。”賈康評價。
在他看來,現在正是開征環境稅的重要時機。煤價油價的下行,使通脹壓力緩解。此時開征環境稅,企業更容易消化,因而消化環境成本上升帶來的企業運行成本上升,對宏觀層面整體經濟運行的影響也較小。
環境稅會不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導致中小企業無法承受呢?
“可以同時進行結構性減稅,選擇一些特定稅種削減其稅負水平,比如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等。”賈康說。
賈康曾測算過,把企業所得稅的數量往下調,這樣總體企業負擔不上升,產生的紅利是促使這些企業更好創新的動力。另一方面,通過結構性加稅,即開征環境稅來彌補減稅帶來的稅收收入減少。
如果企業成本上升,會不會最終由消費者來買單?
對此,賈康表示,“不客氣地說,一定會向中游、下游傳導,一定會最終傳導到消費者,影響相關的電價、水價、含能源產品比較多的消費品價格。如果沒有這個從上游到中游到下游的過程,這個改革就廢了。政府要掌握兩點,讓生產者過得去,讓消費者過得去。”
同時,他還認為,政府應及時適度地提高低保標準,使最低收入階層實際生活水平不下降,而中等收入階層以上的人,按照自己的偏好,調整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
那么,環境稅該怎么收呢?
在兩會前夕的環保研討會上,賈康提出了兩種形式:在原有的消費稅框架下實行燃油稅,這是現有稅制的“綠化”,通過稅費上抬,促使利益相關者采取更經濟、環保的行為;另一種,則是推行獨立的環境稅種,即針對某種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壓力的特定的排放,對排放主體施加稅負,比如碳稅。
他更傾向于后一種模式,相對來講,碳稅統計較明確,根據企業一年消耗的原料,就能大致測算出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
“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明確了‘誰排放得多誰多承擔’,在經濟上是合理的,這樣企業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促使企業努力開發有利節能降耗的技術!辟Z康說。
環境稅收入怎么分配?“未來在環境稅收入歸屬和使用上,應當更多向地方政府傾斜,由地方政府承擔更多的環境治理以及監督企業減少污染排放的職責!辟Z康在提案上寫道。
開征環境稅,可使排污費與部門利益脫鉤
煤價油價下跌,是征收環境稅的重要時機
環境稅怎么收?誰排放多誰就多承擔
開征環境稅后,可減少企業所得稅等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