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省控重點河流年內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
時間:2015-02-04 09:24:00 作者:周雁凌 季英德 董若義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15年,省控重點河流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這是山東省省長郭樹清在日前召開的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的流域治污新任務。
在日前召開的全省環保工作會上,山東省環保廳廳長張波說:“從5年前的省控重點河流‘恢復魚類生長’到今年的‘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這是山東省時隔5年后在流域治污方面的又一重大決策,今年要圍繞這一目標打個殲滅戰!
新常態是轉型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大機遇。張波告訴記者,理解把握環境保護新常態,要從社會矛盾角度、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環境保護的作用、依法行政角度、公眾參與等方面深化認識。在新常態下,環境保護日益成為經濟社會轉變發展方式是否取得成效的觀測點、倒逼傳統行業轉方式調結構的著力點和以環境需求激發環保市場釋放經濟發展新紅利的增長點。
2014年,山東省在大氣、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下一步,山東將繼續發力,推進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圍繞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比2010年改善20%以上這個目標,張波強調,要進一步完善信息公開、干部考核、生態補償、項目限批、責任追究等約束性機制;要建立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統一防治措施,努力實現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嚴格執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第二階段限值,對不能達標的企業依法實施限期整改、限產或停產治理;開展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加強工業企業廢氣無組織排放的控制和管理,抓好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和惡臭治理;加強城市揚塵綜合整治和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加強機動車環保檢驗和車用油品品質監管,淘汰高污染機動車;做好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和應急響應。
圍繞鞏固提高流域治污成果,山東將以不達標河流斷面為問題導向,全面深化流域環境綜合治理。具體包括:加強南水北調沿線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確保調水和飲用水源水質安全;大力推進南四湖等國家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深入開展小清河流域生態健康評估試點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年度考核;總結推廣馬踏湖試點經驗,編制實施全省退化濕地生態修復與保護規劃;著力解決城市建成區污水直排環境問題,積極開展化工企業聚集區地下水污染防治;總結推廣臨沂市沂河底泥生態修復試點經驗;加強陸海統籌和近岸海域環境保護,加強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
“青島市將進一步強化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導向,構建新機制,增強新動力!鼻鄭u市環保局局長宋春康說。
淄博市環保局局長于照春說:“淄博市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決打好轉型升級和生態淄博建設兩場攻堅戰,強化法治思維、養成法治習慣、嚴格依法行政,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濰坊市環保局局長鄭金來表示,濰坊今年將強化資源環境約束,倒逼產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環境治理。
萊蕪市環保局局長畢占明告訴記者,萊蕪將進一步加強基層網格監管能力建設,全面實施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山東環境保護體制機制改革如何推進?總量減排能否交出滿意答卷?
對此,山東已經作出相關部署。一方面,穩步推進建設項目告知—承諾—備案制試點,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深化環評審批制度改革。建設環保公安執法信息系統,推動建立環境刑事民事案件的司法處理機制。
另一方面,建立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和污染物排放許可管理制度,探索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完善環保設施社會化運營機制。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加大環保新聞宣傳力度。健全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完善微博工作體系,健全公眾舉報、信訪、輿情和環保執法聯動機制。
此外,山東各級環保部門將組織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清理、廢除阻礙環境監管執法的“土政策”,全面清理整頓環保違規項目。加強環境質量與污染源監督監測,嚴厲打擊各類弄虛作假行為。推進環境監測、監察、環評、應急標準化建設。加強源頭防控,嚴格執行“超標即應急”和“快速溯源法”工作機制,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置突發環境事件。加強固廢、土壤和生態環境保護,嚴厲打擊非法傾倒和處置危險廢物行為。
面對總量減排的壓力,張波指出,要把環境保護放在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中進行考量,組織編制“十三五”環保規劃。健全減排激勵機制,加快大氣和水污染減排工程建設,著力推進農業污染減排。加強減排項目運行監管,對減排項目建設進展滯后的地區及早通報、預警,確保穩定發揮減排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