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危機嚴重:如何加快非常規水源利用步伐

時間:2015-01-09 09:55:00 作者:  來源:中國水利

 

李宏革(陜西省水利廳)

強化非常規水源統一管理,把非常規水源納入區域水資源統一配置,建設項目能使用再生水的,一律不再審批新鮮水;對再生水用戶實行分類管理,逐步強制園林綠化、道路沖洗、車輛清洗、人工景觀湖(池)、熱電聯產等使用再生水,鼓勵其他產業和行業使用再生水。

加快非常規水源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已建污水處理廠的再生水利用設施和管網設施,實現生產與用戶對接。新建工業區、開發區的供水、排水、再生水管網統一規劃和建設。推進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新建、改建、擴建建筑工程項目具備條件的,應配套建設再生水設施。

提升再生水處理技術水平,借鑒國內外再生水處理技術和管理能力,推廣“生物處理”“膜處理”等先進工藝,降低再生水生產成本,靈活定價,建立起良性的市場運行機制。

郝曉偉(浙江省水利科技發展中心)

高成本是制約海水淡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要進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海水淡化制水成本主要高在耗能和反滲透膜消耗上,降低成本措施包括海水淡化制水過程中的能量回收,推廣利用灘涂水資源水處理工程,盡量取優質原海水或對抽取的海水實施預處理,以延長反滲透膜組件使用壽命,以及對海水淡化生產的濃海水提供制鹽等綜合利用措施。

進一步推進海水淡化應用,將海水淡化水作為海島和沿海缺水地區市政新增供水以及應急水源的重要來源,推進海水淡化水進入水源或市政供水系統的試點,在條件成熟區域逐步推行分質供水,切實推進沿海新建和改擴建的電力等大型高耗水企業配套建設相應規模的海水淡化裝置,推進電水聯產,為缺水區域留出水資源空間。

劉開非(山東省水利廳)

強化政策扶持,嚴格落實區域用水總量控制管理,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綜合應用經濟、行政和法律手段,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相結合,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培育有利于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的市場和政策環境。積極推進價格改革,制訂支持再生水價格政策,加快研究制訂淡化海水、微咸水、雨水開發利用的相關政策。

強化科技研發帶動,鼓勵技術研發,逐步降低非常規水源利用成本,重點研究降低苦咸水、海(咸)水淡化成本的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究防腐除垢技術,使海水直接作為沿海地區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研究推廣海(咸)水入侵地區海水直接澆灌、微咸水灌溉技術。制定一批再生水利用、海(咸)水淡化等與常規水源有區別的技術規范和行業用水定額,完善標準體系。

張耀江(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

盡快建立起完善的法規、政策、管理體制和資金保障體系,為海水淡化水進入供水市場創造公平環境。為市政供水的海水淡化項目,應納入公益性市政基礎設施進行統一規劃和建設。政府各部門可參照國外通行做法和我國建立三峽基金以及提高電廠脫硫脫硝、新能源上網電價、自來水增收污水處理費等成功經驗,建立海水淡化基金,專項用于海水淡化建設項目的資助和供水補貼。進一步加強水務一體化管理,水務運營部門應對多水源、不同成本的原水實行統購統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自來水、淡化水和再生水的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核定價格。應制訂相關法律法規,沿海地區的火電、石油石化、化工、冶金等高耗水企業必須利用淡化水解決自身用水問題,其建設資金給予適當補貼。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