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用水效率 治理水體污染 確保用水安全

時間:2014-12-04 10:11:00 作者:藍心  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11月27日,為期三天的“第九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在依山而建、氣勢恢宏的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啟幕。大會得到了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國際水協(IWA)的鼎力支持,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及南寧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南寧市城鄉建設委員會、南寧市水邕建設辦對本次大會的成功召開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大會集中展示了行業發展成果,分析把握行業發展脈絡,探討中國城鎮水務發展趨勢。

開幕式上,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嚴世明,南寧市市長周紅波,代表自治區和南寧市政府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仇保興出席大會開幕式并作題為《海綿城市(LID)內涵、途徑與展望》的主題報告。

今年11月,住建部發布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探索構建城市雨水開發體系,促進建立科學完善的城市水循環系統,根治城市內澇頑疾。

仇保興理事長的主題報告從四個方面闡述了海綿城市的基本內涵,提出海綿城市的三個建設路徑,即區域水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低影響開發設計與改造,建筑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仇保興理事長指出,海綿城市的本質是解決城市化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最終實現讓城市彈性適應環境的變化與自然災害。他進一步強調,增強城市的雨水存蓄能力是建設海綿城市的重中之重,要不斷提升城市內部涵養水源的能力。最后,仇保興理事長展望了海綿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

未來,將基于建筑深化海綿城市的設計,在此基礎上,結合景觀化、人性化和歷史文化,建設海綿社區。引入碳排放測算,通過低開發模式,減少碳排放,進行碳交易,系統推進區域統籌、區域海面、智慧海綿城市建設,并分區建立科學的合理的城市的海綿度的評測,引導整個海綿城市蓬勃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海綿城市的健康發展之路。

國際水協(IWA)高級副主席 Tom Mollenkopf,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給排水工程專家張杰受邀出席開幕式并發演講。Tom Mollenkopf以澳大利亞為例,提出了應對多變氣候的水務解決方案。氣侯變化導致水資源分布越來越不均衡,引用彈性城市可以實現對原有水生態環境的保護,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江河湖水系。同時,利用城市規劃設計來維持城市開發前的自然水文條件。

出席大會開幕式的嘉賓還有:韓國水協副主席崔龍喆(Choi Yong Cheol),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二炮兵后勤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侯立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巡視員張悅,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李迅,廣西自治區住建廳副廳長封寧,南寧市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小宏,南寧市人大常委副主任阮兆豐,南寧市副市長魏鳳君,南寧市政協副主席肖志鋼。在破解水環境難題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企業代表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首席執行官黃曉軍,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俞昌建,南方泵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沈鳳祥,深圳華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裁董有議,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志民。

此外,來自各地自來水公司、排水集團、水務公司的主要領導,新加坡公用事業局、韓國水協、美國、德國等10多個國際機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重慶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北京建筑大學等高校師生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建委、水利廳、節水辦等城鎮水務行業的從業人員和地方政府的領導共計2000余人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秘書長邵益生主持。

大會開設了城鎮水務發展綜合論壇和20個分論壇深入研討當前中國城鎮水務發展模式。期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建筑節能與科技司組織召開了“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水專項)及其相關工作會議。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第二屆三次理事會同期召開。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