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超級干旱”讓美國西部地區吃不消
時間:2014-11-04 09:19:00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第二大城市圣迭戈市議會近日通過決議,該市從11月1日起采取強制節水措施,以應對美國西部肆虐了3年之久的旱災。
決議規定,市民每周在庭院內灑水不得超過3天,而且高溫季節每天最多灑水10分鐘,涼爽季節每天最多7分鐘;全市停止使用所有裝飾性噴泉;此外,對洗車行、建筑工地以及在非緊急狀況下動用消防水源,都進行了嚴格限制。
有報道說,加州目前的旱情已達到120年來最嚴重的程度。早在今年1月17日,加州州長布朗便宣布全州進入“干旱緊急狀態”,呼吁居民、商家和政府機構節約20%用水量。
不過,當時有氣象專家估計,由于今年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屬于地中海氣候的加州或許在今年11月至來年3月的雨季迎來一個“潮濕的冬天”?墒,隨著雨季一天天臨近,越來越多的氣象預測卻顯示,加州旱情在今冬明春得到緩解的希望正在變得渺茫。
連年旱情不僅深刻影響著城市生活,更嚴重損害了作為加州經濟重要支柱的農業。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農業和資源經濟學專家理查德·霍維特指出,缺水已經使加州43萬英畝(1英畝約合0.4公頃)農田荒置,相當于全州農業用地面積的5%,造成1.7萬人失業。加州農業產值年均可達440億美元,但由于干旱導致經營收入減少和灌溉成本增加,加州農業部門今年將損失22億美元。
面對歷史罕見的旱情,加州州長布朗上月緊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為陷入水井干涸之苦的居民購置飲用水,并簽署了一份旨在規范地下水使用方法的議案。不過,加州農場水聯盟警告說,倘若加州干旱局面持續下去,通過水井抽取的可用地下水將在1年之內耗盡。
美國斯坦福大學氣候學家諾亞·迪芬巴夫的一項研究,也許揭示了美國西部持續大旱的“罪魁禍首”。他提出,最近幾年,太平洋東北部上空每年都會形成一條“超強高氣壓脊”,把可以生成暴風雨或暴風雪的氣流推向了北極方向,使本來屬于美國本土西海岸加利福尼亞、俄勒岡和華盛頓三州的雨雪,降到了阿拉斯加州乃至北極圈內。
然而,迪芬巴夫的理論并未得到研究界的一致認可。美國康奈爾大學地球大氣學家托比·阿爾特認為,美國西部其實每隔200年都會產生一次持續10之久的“超級干旱”,而每1000年更會遭遇1至2次持續大旱數十年的“氣候白鯊”。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觀測中心教授帕克·威廉姆斯也認為,美國西部目前的嚴重旱情,實際上是一場持續15年左右的“超級大旱”的中期階段。
多名研究人士分析說,早在歐洲移民踏足美國西部之前,當地歷史上已經多次經歷“超級干旱”,甚至肆虐一個世紀以上的長期大旱。不過,當時的印第安人可以逐水草而居,但今天西部干旱區人口超過7000萬,他們必須直面干旱帶來的挑戰,尋求科學的應對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