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塑料微粒再現水源回收處理迫在眉睫
時間:2014-10-27 09:57:00 作者: 來源:中塑在線
繼五大湖、意大利加爾達湖后,歐洲第三大淡水湖博登湖中發現塑料顆粒,湖泊研究機構ISF(國際海運聯盟)已把搜索塑料顆粒列為常規工作之一。他們采用先進的技術映射湖底結構,但僅憑這一點也很難發現塑料顆粒的存在,因為湖水面積龐大,并且深淺不一,流動性強,一系列客觀條件為搜尋塑料顆粒造成了諸多困難。
博登湖(德語:Bodensee)也稱康斯坦茨湖(英語:Lake Constance),位于瑞士、奧地利和德國三國交界處,由三國共同管理,湖區景色優美,風景迷人。博登湖由三部分:上湖(Obersee)、下湖(Untersee)和Seerhein(于伯林格湖)組成。博登湖面積536平方公里,最深處254米。
ISF在2013年10月派遣科研船進入湖區搜索,看能否在水中發現一些他們想要找到的物質。ISF主任格哈德·施羅德說,之前的搜索并不是特別針對塑料顆粒而展開。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環境實驗室的研究員費羅里安·費奧,他負責運送地表水和沉積物樣品到陸地上。
費奧根據其他地區水質調查的經驗判斷,博登湖確實存在塑料顆粒。他補充道:“2012年研究人員在岸邊和水樣進行分析后,其中塑料顆粒含量讓所有人感到震驚”。
在博登湖,除了發泡聚苯乙烯粒子,科學家還發現了硬質塑料零件、塑料薄膜甚至垂釣者留下的魚線,還有日用品和美容產品中常用的塑料微珠。這些數值和地中海處于同一水平,并且聯邦理工學院也在魚類中發現了微型塑料顆粒。
通過種種跡象的發生,人們開始擔心大尺寸和微型塑料顆粒由內陸淡水河流湖泊蔓延到世界各大洋,意大利的加爾達湖就是另一個受災地。
費奧的同事路易斯說:“我們正在研究這些塑料表面的疏水性污染物,有可能會被鳥和魚類誤食并吸收”。
雖然,在奧地利境內的博登湖東岸面積較小,但仍無法幸免湖水污染,2013年11月,奧地利政治家在上議院歐盟委員會宣稱:“博登湖湖底40%已經被塑料垃圾覆蓋”。
LUBW于8月8日宣布在萊茵河內卡河和博登湖內采取樣本,以便進一步探究微型塑料顆粒存在狀況。該項試驗結果將在2015年秋季正式發布。
部長Untersteller說:“塑料在我們生活的諸多領域起了變革作用,正因為塑料什么都可以做,才導致了它無處不在,并且越來越多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塑料分解周期長達百年。如今,塑料已經被扔在了大自然中,我們為一己之便不考慮后代的壽命如何,雖然塑料產業的發展可觀,但其中的風險我們難以預估”。
2014年8月,LUBW宣布經研究表明意大利加爾達湖也存在塑料沉積物,并且呼吁:“歐洲國家應該為此負起責任,不能讓塑料污染在湖泊和海洋中繼續蔓延”。
Untersteller說:“我們對這件事十分重視,在政治方面,我們已經委托LUBW調查巴登符騰堡水域塑料微珠的存在。當事實被證明后,我們可以有針對地采取下一步措施,不論是在國內領域還是國際范圍!
據Laforsch顯示,加爾達湖中的塑料顆粒主要源于消費品包裝,或者直接通過錯誤的處理方式到達湖中,被腐蝕后形成微型塑料顆粒。
巴登符騰堡州的水域沉淀物中采取的樣本將首先被慕尼黑MPSS你啥分離器根據密度分離。隨后拜羅伊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將利用“識別和量化微型塑料表現光譜方法”來提取微米級塑料顆粒。
【編者結語】:世界各地的淡水湖泊中相繼發現塑料顆粒,而國內有關機構卻沒有適時進行水資源勘察監測。為此,中國水資源是否被塑料顆粒污染成了謎題。斷絕塑料污染水源關鍵有二:生產源頭控制塑料微珠進入日用品行業;廢棄物回收利用進一步加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