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排污費征收標準翻倍倒逼企業發力治污!

時間:2014-10-11 09:15:00 作者:  來源:中國財經報網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日前聯合發出《關于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到2015年6月底前,我國各。▍^、市)污水、廢氣主要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將調整,同時實行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為推動企業排污減排建立有效的約束和激勵機制。

現行排污收費制度從2003年開始建立,已經實施11年之久。其中,污水類和廢棄類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分別為每污染當量0.7元和0.6元。此次調整后,這兩項標準將分別調整為不低于1.4元和1.2元,翻了一番。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告訴記者,這次調整主要是因為過去的排污費征收標準不到位,成本倒掛嚴重,環保企業又不可能賠錢去處理,最終影響到治污效果。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吳健表示,此次調整將有助于通過價格手段倒逼企業改變排污行為。方正證券的分析報告則指出,排污費最終必然由環境稅所替代,此次調整也是在為后續環境稅的征收提供過渡方案。

排污費“半價優惠”的時代終結

《通知》要求,國家鼓勵污染重點防治區域及經濟較發達地區,制定高于上述標準的征收標準。各地要建立差別化排污收費機制,對超排放限值或超總量指標排放污染物的,以及列入淘汰類目錄的企業,實行較高的征收標準;對治污效果較好的企業實行較低的征收標準。

據了解,現行排污收費制度是2003年建立的,實施十多年來,對籌措污染治理資金,防范污染起到了積極作用,過程中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排污費征收標準偏低,未對企業排污形成有效約束;沒有實行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不能充分調動企業治污減排的主動性。

專家介紹,排污費是治理污染的一種行之有效的調劑手段,排污費過低顯然不利于調動企業減排積極性。據悉,我國對污水和廢氣污染物兩項排污費的征收始于2003年,當時考慮到企業承受能力等因素,征收標準分別為每千克0.7元和0.6元,只相等于治污成本的50%。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調整后的僅是最低標準。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充分調動企業治污減排的積極性,《通知》改變了原來實行單一收費標準的做法,對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高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或者企業污染物排放量高于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的,按照各省(區、市)規定的征收標準加一倍征收排污費;同時存在上述兩種情況的,加兩倍征收排污費。

簡言之,企業排污成本遠低于治污成本,意味著企業污染主要靠政府掏錢治理,最終由納稅人埋單。而近十年來,我國政府治理污染成本不斷攀升,企業排污費卻“原地踏步”,成本倒掛越來越嚴重。與此同時,一些企業自恃交了排污費,排放污染似乎就變得理直氣壯,心安理得,不去思量如何擔當社會環境責任,提高環保工藝,治污減排。

可見,排污費“漲價”勢在必行。用好、用足排污費這個經濟杠桿,敦促企業重視環保,可謂“好鋼”用在“刀刃”上。企業想少交污染費,就必須加大投入實施設備技改,提升環保水平,減少排放。否則,既交不起昂貴的排污費,又不想升級改造的污染企業只能坐以待斃。

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排污費調整的方向與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環境治理的方向一致。據測算,此次調整后,受影響最大的是火電、鋼鐵、水泥、造紙等行業。這些行業或產能過剩,或是污染“大戶”。

目前,我國環境污染狀況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狀況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地區空氣質量惡化、霧霾天氣頻發、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嚴重,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三部門調高排污費征收標準,且實行差別化收費,意圖非常明顯:劍指污染企業,即用排污費這個經濟杠桿倒逼高排放、重污染企業轉型、升級、改造。

吳健表示,目前的征收標準已趨近于企業的治理成本,照此標準,火電、鋼鐵、水泥和醫藥等行業將受到很大影響。以火電為例,排污費增加將直接轉化為企業的成本,促使企業不得不仔細算一下經濟賬,是加大污染防治投入,減少污染物排放,還是安于現狀,以繳納排污費代替污染治理。

云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張乃明認為,我國現在的環境問題突出,排污費的征收標準提高找準了治理環境問題的源頭,從源頭上把控污染物的排放。老的收費標準已實行了11年,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符合發展規律,然而這樣的收費標準,對于現在來說,就已經偏低,F在用經濟的杠桿,提高企業生產成本,從而淘汰落后的產能、落后的設備,倒逼企業采取上馬污水處理設備的措施,從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符合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對減少企業排污效果顯而易見。”他說,排污費征收提高,更加接近企業污染的治理成本,而且收費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達到產業結構的調整,讓更加環保的生產企業發展。排污費用提高,影響大的就是火電、鋼鐵、造紙、水泥等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這些企業要么產能過剩,要么污染嚴重,提高排污費對企業的轉型升級起到十分大的作用。

一位公司的負責人介紹,原來,不少企業寧愿每年繳納十多萬元排污費,也不愿上百萬元的環保設備。但實行新標準后,企業排污費上漲若干倍,不得不考慮長遠利益主動治污。

向環境稅過渡

根據北京市的經驗,提高征收標準后,排污費有望迎來一波大幅增長。

今年1月1日起,北京在全國率先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收費標準,調整后的標準為原標準的14-15倍,為全國最高水平。

截至4月底,北京市一季度排污費開單金額已達8800萬元,而去年同一季度的收費金額僅為834萬元,同比增長了9倍還多。

如此多的排污費,其如何使用自然也引發了公眾關注。此前曾有媒體報道,河南審計部門2009年的一次審計結果顯示,某市6縣(區)環保局實有人員765人,財政供給人員159人,占總人數的20.8%,自收自支人員606人,占總人數的79.2%,大量的編外人員都是依靠排污費來供養。

方正證券分析指出,排污費的最終趨勢必然是由環境稅所替代,但推出環境稅在征收額度和征收計量方式上依然有較大問題,此次《通知》是在為后續環境稅增收提供過渡方案。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也對媒體記者表示:“排污收費制度的實施,將為環境保護稅的征收奠定良好基礎。”

相關閱讀

排污費是怎么來的

排污費是對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收取的污染治理費用,主要包括污水、廢氣、廢渣和噪聲排污費。上世紀70年代末,為促進環境保護,我國開始探索建立排污收費制度。2003年,國務院頒布《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明確了排污費的征收使用方式等問題。同年,原國家計委會同財政部和原國家環?偩值嚷摵铣雠_了《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規定了排污費的具體征收標準。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當時考慮企業承受能力等因素,排污費征收標準僅相當于測算成本的一半,其中,污水類和廢氣類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分別為每污染當量0.7元和0.6元。排污收費政策對促使企業減少排污、加強污染防治、促進環境保護發揮了積極作用。

征收的排污費花到哪了

2003年至2013年,我國累計征收排污費1700多億元。這么多錢花到哪兒去了?

依據《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規定,排污費必須納入財政預算,列入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進行嚴格管理,確保?顚S谩E盼圪M收入應主要用于:重點污染源和區域性污染防治項目;污染防治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示范和應用項目;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項目。

目前,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環境保護稅的研究和立法工作?梢灶A計,費改稅將是排污費這項收費制度未來發展的方向。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