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說萬無一失,但我們已經做了最充分的準備
時間:2014-10-09 10:02:00 作者: 來源:民生周刊
目前,北京已經具備收水10.5億立方米的能力,并且設置了多道防線對水質“嚴防死守”。
北京飲用水源多且復雜,有密云水庫和地下水、河北水,馬上還有江水。
俯瞰南水北調的全景圖,丹江口水庫是中線工程的源頭,京津冀成為受水的最末端。隨著中線通水進入倒計時,一泓清水即將北上3000里,途徑豫、冀直達京津,潤澤干渴的華北地區。
“不敢說萬無一失,但我們做了最充分的準備!北本┦心纤闭{辦公室主任孫國升說,目前,北京已經具備收水10.5億立方米的能力,并且設置了多道防線對水質“嚴防死守”。
為了迎接江水,位于海河流域尾閭的天津,早在2008年就劃定了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水源保護區范圍。
同樣,河北省南水北調辦公室給的書面回復直言,雖然配套工程投入約600億元,投資、占地壓力很大,但河北能夠保證充分發揮中線工程整體效益。中線工程將使河北4500萬人直接或者間接受益,30億立方米的外調水資源更會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記者采訪了解到,雖然爭議不斷,但國字號工程被寄予了太多期盼。京津冀等一眾受水省市無一不在籌劃著如何借江水彌補發展的致命短板……
通水前,這是一場關于確保供水安全的賽跑。
在丹江口大壩北側的山坡上,一處門禁嚴密的院落里,三棟藍白相間的簡易廠房在一片碧綠中毫不起眼。然而,廠房外赫然寫著“國家重大科技水專項北京自來水集團丹江口水庫中試基地”,廠房內則放置著密密麻麻的管道和排列整齊的不銹鋼過濾柱。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水質監測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江水進京之前,需要有成熟的漢江水處理工藝,并預防多水源切換出現“水黃”問題。
“北京飲用水源多且復雜,有密云水庫和地下水、河北水,馬上還有江水!北本┦兴畡站止┧幪庨L胡波說,2008年北京調用河北應急水源時出現了部分地區自來水“水黃”的現象。
他進一步解釋說,長期運行的北京自來水管網沉積了一些鐵鈣為主的礦物質,內壁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結構。但是江水和現有水源在水質方面有所不同,會打破管網中管垢的酸堿平衡狀態,導致內層疏松的鐵銹溶入水中,自來水容易出現發黃、變渾。
于是,一項被稱為“南水北調受水區飲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術研究與示范”的課題研究,納入了國家“十一五”重大水專項。2009年,丹江口旁的這座“濃縮水廠”隨之建立。
為了摸清江水合不合北京供水管線的“胃口”,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將市區不同年代、不同地區、不同材質的供水管網分別截取下來,運到“濃縮水廠”,在現場進行浸泡試驗,尋找“對癥下藥”的水工藝處理方案。
據水質監測中心負責人介紹,分析發現,丹江口水庫水硫酸鹽和氯化物相對不高,其腐蝕性與北京地表水接近,但高于北京地下水。出現明顯“黃水”的管路系統在持續通水的狀況下,“黃水”會隨時間逐漸減弱,直至穩定。
為使供水管網適應江水,北京市已提前對沒有防腐涂層的老舊管網進行了更換,而對不便于更換的地下管道,自來水集團采取了除銹噴涂技術,以便去除掉管網中的沉積物。
“北京中心城區有8800多公里供水管線,平均管齡18年。我們已經改造近2200公里了,也劃出了一些風險區進行重點觀測!焙ㄕf道。
目前,雖然丹江口水庫與密云水庫的水質大體一致,甚至優于密云水庫,但北京市水務局還是決定按1:4的搭配比例“兌水”,即南來之水與本地水源進行1:4搭配使用,明年再逐步擴大江水的用水用量。
“先1:4的比例,再逐步平衡,這緣于5年來中試基地積累的大量原始數據!焙ㄅ袛嗟溃朔刖┎粫霈F大范圍水黃現象,但局部水黃現象并不能完全避免。為此,自來水集團正建設應急供水儲備中心,具備能夠滿足50萬人一天基本飲水需求的應急供水能力。
據記者了解,雖然只有北京在丹江口建立中試基地,但其他受水城市都可參與,信息協作共享。
天津市水務局水土保持處副處長方天縱告訴記者,天津也已組織水質監測單位前往丹江口現場取原水水樣進行水質監測,掌握原水水質特點。
“近些年來,天津使用過灤河水、黃河水作為供水水源,對于這兩種水源的工藝處理積累了一些經驗。現在,正在組織有關專家橫向對比引江水、引灤水、引黃水三種水質特點,為引江后水廠的水處理工藝調整提供參考!
“用水的底線是保安全,水質就是底線!睂O國升的觀點基本代表了受訪人士的看法。記者采訪發現,東線治污壓力在先,京津冀等受水省市對中線來水質量可謂心有余悸。
據了解,目前南水北調水質監測責任有著一定的責任分工。以北京為例,大體分為三段:京外段監測,主要由環保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流域委員會、各省市等負責;京內段干線監測,主要由北京市環保局、南水北調辦負責;進入水廠直至用戶的檢測,主要由北京市水務局、衛計委和自來水集團負責。
2010年,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專門組建了水質監測中心。
“針對上游渠道可能發生的突發性污染事件,在距離北京34公里的河北省易縣七里莊,我們設立了水質監測的‘前哨站’!北本┦心纤闭{辦水質監測中心工程師袁博宇說道。
此外,北京構筑了“三道防線”并建設相應的水質監測預警設施。
第一道防線:當河北來水水質出現問題時,關閉總干渠北拒馬河暗渠進口節制閘,開啟退水閘,將來水排入拒馬河內,問題水“不進京”;第二道防線:當永定河以西水質突發問題時,關閉永定河倒虹吸進口閘,將來水排入滯洪水庫或永定河,問題水“不進城”;第三道防線:當水廠取水口前水質發現問題時,停止取水,問題水“不進廠”。
事實上,問題水進京后的處理將極為棘手。曾在北京市南水北調辦調水運行管理中心工作的靖立玲早在2011年就公開撰文稱:“受污染的水一旦進入輸水管道,清除難度很大,還會造成大量的水體浪費;一旦進入自來水廠甚至會引發大面積停水的危險!
袁博宇也將第一道防線比作京城護水的“南大門”!暗谝坏婪谰最為重要,江水自此進入地下管涵后,基本就杜絕了人為污染,所以關口一定要前移。”
他進一步介紹,通水后,南水北調北京段將采用實驗室監測、自動監測、應急移動監測等3種方式,檢測沿線及配套工程34個斷面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的109項指標!艾F在,我們的監測能力是53項,爭取年內達到80項,兩年內達到109項!
“如果讓老百姓感覺到水質變差了,那說明我們的工作缺失了!睂嶋H上,自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水質監測中心成立以來,關于水質的焦灼就沒有停止過。至今,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水質監測中心出動應急監測近300次,累計取樣1400站次,取得水質監測數據近30萬個。
“水質監測在風口浪尖上,社會關注度很高!痹┯钔嘎,未來監測室會設置開放日、科普講座、增加第三方監測等。
相較于北京的緊張,有著30年引灤入津經驗的天津則稍顯淡定。
“2008年以來,天津先后實施了兩輪水環境綜合治理,為迎接江水做了更好的準備。”天津市水務局水資源處工程師趙巖,目前,天津市已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供水預案體系。
其中涉及《天津市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天津市高峰供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天津城市飲用水源地(于橋水庫)藍藻爆發水廠應急實施預案》以及全市各主要供水單位應急預案。
“南水北調通水后,長江水將作為一種外調水源納入該體系中!壁w巖說。
近日,天津市環保部門組織開展了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專項執法檢查工作。經查,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區域內不存在農藥、印染、化工等排污企業。
2008年7月,天津率先劃定了天津境內干線一級保護區范圍為2.73平方公里,二級保護區范圍為7.23平方公里。
“天津劃定比較早,而且沿線沒有什么污染源,基本上是農用地。”天津市南水北調辦公室建管處副處長陳紹強說道,天津境內干線長24公里,主要涉及北辰、西青等區縣。
孫國升透露,北京境內干線保護區范圍已經劃定,不久將公布。但為了保護南水北調工程,2011年2月北京就頒布了《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保護辦法》。
據他介紹,北京干線保護區劃定范圍沒有更早公布的原因有其特殊性!氨本└删基本上走地下暗涵,暗涵上面的土地性質沒有改變,只是對百姓限制使用并不是永久征地。所以,北京這一段的管理是全線管理難度最大的,也是獨一無二的!
采訪中,受水區對于江水監測、保護的重重措施,多位受訪專家都表示了肯定。但是,部分專家認為保護之外,擔憂仍在。首當其沖地即的是涵養地下水過程中是否會引發新的污染?
中國科學院水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賈紹鳳認為,南水北調來水對生態的影響應該進行專門研究、跟蹤。江水對生態的有利影響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地下水位回升過高、過快,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問題。
2011年,賈紹鳳帶著團隊對受水區垃圾場地下水污染進行調研,結果并不樂觀。他說,北京已是垃圾圍城,而以前大部分垃圾填埋場的設計建造并不規范,防滲等達不到標準,垃圾滲漏液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南水北調后地下水位上升,垃圾滲漏液污染會更加嚴重。如果地下水位回升達到垃圾填埋場,那么垃圾里的有毒物質更可能滲入地下水,將造成新的污染。
“這只是一個例子。華北地區已經干渴很久了,地下漏斗也已經形成很久了。江水來了會帶來什么影響需要一個更長的時間觀察!辟Z紹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