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建成我國北方首座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
時間:2014-09-17 09:15:00 作者:孫俊杰 來源:中國環境報
表面上是一個功能齊全的休閑運動公園,而在地面下,卻是一座巨大的雙層污水處理廠,周邊92.1平方公里的污水流入這里,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后變成凈水流入膠州灣。這就是我國北方首座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山東省青島市高新區污水處理廠。
位于高新區雙高路以南、祥茂河以東的濱海生態濕地,有一個絲毫不起眼的工地,這是高新區污水處理廠的一期工程現場。這里沒有許多“工地巨人”——塔吊的身影,只有一處小樓正在施工建設,完全看不到常規污水處理廠縱橫交錯的管網和成排的水池。青島市高新環保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旸指了指工地西側一個非常隱蔽的入口說,“我們的‘主場’在地下呢!
據了解,這座投資5.7億元的污水處理廠總占地面積為110畝,相當于10個足球場大,是國內北方地區首座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傄幠18萬噸/日,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為18萬噸/日的土建工程及9萬噸/日的設備安裝,目前已基本完工。
污水處理廠地上部分被規劃為一個休閑運動公園,與周圍的自然濕地及遼闊海景融為一體,是居民日常休閑運動的好去處!俺顺隹谕ǖ、通風疏散口及目前正在建設的綜合辦公樓以外,其余構筑物均位于地下! 趙旸說。
沿著通道進入地下污水處理廠內部,一股涼意撲面而來。工作人員打開手持的探照燈,順著燈光,可以看到,巨大的柱子將地下空間分隔成若干個功能區間。
工作人員介紹說,高新區污水處理廠整個地下部分采用的是 “箱體”結構,共分兩層,負一層大約位于地下5米~8米的位置,為操作檢修層,是設備調控中心和人力檢修中心。負二層的底部達到了地下13米的深度,為水工構筑物,常規污水處理廠的曝氣池、沉淀池等在這里一應俱全。
據悉,污水處理廠的一期工程已按計劃于2012年年底完成污水處理廠一期及二期土建主體封頂。
目前,箱體負一層填充墻砌筑完畢,箱體外防水、箱體頂部耐根穿刺層及找坡層完成,整個設備及管道安裝已完成98%。剩余的箱體結構裝修、箱體頂層土方回填、綜合樓裝飾裝修及自控設備安裝調試等工程正在抓緊進行中。項目已具備通水試運行條件。
高新區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后,總的服務區域是青島市高新區的大部分,同時包括城陽區、和即墨市的部分地區,共計92.1平方公里。污水處理工藝為投加填料的改良A/A/O工藝+轉盤過濾+紫外消毒,處理后的尾水排入墨水河,設計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
高新區污水廠在實現污水達標排放的基礎上,仍積極配套建設再生水、污水源熱泵等項目,將污水處理廠打造成“綜合能源中心”。其中,再生水項目設計總規模為9萬噸/日,一期配套4.5萬噸/日,計劃3.3萬噸/日作為祥茂河景觀水系的補充用水,1.2萬噸/日用于城鎮雜用水(主要為綠化、沖廁、洗車等)。
對此,趙旸解釋說:“我們規劃了一個4.5萬噸的中水回用項目。一期工程污水處理廠是9萬噸的處理規模,等于拿出一半進行中水回用。中水回用的意義在于減少了污水的排放量。因為膠州灣的水體環境和生態環境相對脆弱。即使污水達到一級A標準,對于膠州灣還是會有影響。”
“此外,中水回用項目建成后,還能用于景觀水質的補充,高新區大片綠地的澆灌用水,以及為一些工礦企業提供工業用水等!壁w旸說。污水源熱泵項目則將利用熱泵技術對周邊建筑進行制冷供熱,初期將實現對污水處理廠內綜合辦公樓的供暖制冷。
趙旸表示,首先是對環境影響小。近些年地上式的污水處理廠的噪聲污染、惡臭等問題給周邊環境造成了極大影響,全地下式的污水處理廠則能有效防止噪聲、臭氣等對環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產生的影響,箱體內的臭氣經生物除臭及離子除臭雙重系統處理后,經通風塔高空排放。
其次是節省土地資源。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僅為同等規模地上式污水廠的一半。同時,作為青島北部生態科技新城重要的基礎配套設施,高新區污水處理廠規劃也是充分考慮到高新區的統籌發展。
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地上空間,地上可規劃建設為運動場、休閑公園等,既不會破壞自然景觀及周圍建筑的整體視覺效果,也不會對周邊土地的升值造成影響。
“我們也有困難,畢竟算是北方‘第一個吃螃蟹’的。比如消防、通風也都遇到一些難題,我們也是集中各方面的力量,通過考察學習,邀請專家提出一些指導性的意見等方式,不斷在進行摸索和完善。”趙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