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布局須充分考慮環境影響
時間:2014-08-28 09:13:00 作者: 來源:中國環境報
國務院日前批復《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合作規劃(2014~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要求認真組織實施。《規劃》設置專章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
《規劃》指出,當前三峽庫區自然生態環境現狀與國家對三峽庫區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還有差距,庫區人多地少、環境承載壓力大的基礎性矛盾沒有改變。
《規劃》指出,三峽庫區作為國家重點的淡水資源庫,產業布局必須充分考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嚴格控制化工、醫藥、電子等污染較重的產業項目,禁止有可能發生重大污染事故的產業項目進入庫區,以保護三峽水庫生態環境。
《規劃》著重指出,要支持庫區水環境保護。
——國家有關部門要把庫區水污染防治作為支持庫區工作的重點,繼續安排好庫區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
——在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村沼氣建設、農村清潔工程、種養殖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方面,繼續對庫區給予支持;
——結合水環境保護要求和土地納污能力,劃定畜禽禁養、限養區,適度控制養殖規模,畜禽養殖場應配套建設廢棄物處理和儲存設施;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對飲用水水源規范化建設、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水污染防治的指導、監督和檢查,支持庫區開展農林環境綜合整治和水環境監測網絡的能力建設。
《規劃》同時要求,支援省(區、市)要發揮拾遺補闕作用,為庫區開展水污染防治提供技術指導,支持兩地污水處理設施管理和技術人員開展交流合作;發揮環保科技優勢,為在庫區推廣應用清潔生產、節水和污水資源化利用、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測土配方施肥等技術提供支持。
《規劃》提出,支持三峽生態屏障區建設。國家有關部門要在生態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湖泊濕地保護與修復、自然保護區建設、風景名勝區建設、油氣管道維護、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森林公園建設、地質災害防治等方面,加大對三峽庫區的支持力度。
探索生態環境保護的合作新模式也是《規劃》明確的重點之一。根據要求,支援省(區、市)要鼓勵本地環保企業積極參與庫區節能技術和環保技術的改造,以及電力、水泥等行業的煙塵脫硫脫硝技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