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電解器”測水質?騙局!

時間:2014-07-18 09:03:00 作者:李文 李雪  來源:南方都市報

——所謂“雜質”實際上是“電解器”本身產生的

網上流傳,一種“水質電解器”能分解出自來水中的金屬雜質,從而測水質?廣州自來水公司發微信反駁,所謂“雜質”實際上是“電解器”本身產生的,并不反映水質。

沉淀物的金屬離子來自電解器

微博上流傳多條類似消息,網友稱自己得到了一支“水質電解器”,將它插入自來水中,通上電,很快自來水就出現了紅褐色的沉淀。

網友稱,沉淀物是正常情況下肉眼看不見的金屬雜質,這反映了自來水水質狀況。網友還分別用純凈水和礦泉水做了類似實驗,圖片顯示,渾濁情況都好于自來水。

針對這種說法,廣州市自來水公司7月11日在其微信服務號“廣州自來水96968”中發布文章“水質能這樣檢嗎?”,反駁稱,這個“水質電解器”根本無法檢測水質。

文章稱,這個“水質電解器”其實是一個普通的電解裝置,原理和電解水類似,即,將兩根金屬或碳棒(即電極)放在水中,接上電源后,氫氣在陰極形成,氧氣則在陽極形成。

這個“水質電解器”的陽極是鐵棒,鐵與水中分解出的氫、氧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氫氧化鐵,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些紅褐色的沉淀。

自來水易導電致沉淀物多

那為何自來水和純凈水、礦泉水生成的沉淀物有多有少呢?文章解釋,這與它們的電導率有關。

電導率直接影響電解的效果,也就是電解速率,溶液能導電是因為其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離子濃度越大,導電能力就越強,電導率也就更大。

純凈水里其它離子含量很少,導電性很小,所以在相同的實驗時間里產生的鐵離子比較少,得到的只是淡黃色的液體。

自來水的離子濃度更高,電導率也高得多,電解產生大量的鐵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生成的氫氧化鐵沉淀也更多,就出現紅褐色的沉淀物。

所以說,這個“水質電解器”的實驗只能說明自來水里的離子更多,而不能鑒別水質。

記者查詢發現,多地已發生過這種“水質電解器”測水質的騙局,目的多是推銷凈水器。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