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節水也有正確的方法 科學節水避免誤區
時間:2014-07-18 09:34:12 作者: 來源:新京報
既然用水形勢這么嚴峻,那大家就趕快行動起來吧。不過,節水也有正確的方法,例如往馬桶水箱里放半塊磚頭這種“節水竅門”就被專家否決了。方法應用要科學,器具使用也得合理,否則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從節水變成了費水,還真是得不償失呢。
誤區1
錯誤使用適得其反
所謂節水馬桶,就是用水要越少越好。
專家解讀:記者在市場上發現不少馬桶品牌都在打節水牌。除了平時常用的沖水量為6L的產品外,還有3.8L,甚至更少的。北京建筑材料檢驗中心水暖衛浴實驗室主任趙鋼介紹,購買“節水馬桶”不能只考慮沖水量,滿足坐便器沖洗功能的條件下符合用水量才能稱之為“節水型坐便器”。
衡量坐便器是否節水,首先要考核其沖洗功能是否滿足標準要求,如要進行固體球排放、顆粒排放、18米管道輸送能力測試、水封回復等測試后再考核用水量。如果僅是用水量少,但需要2次或3次才能沖刷干凈,反而費水。
至于節水馬桶的沖水量到底多大合理,據介紹,目前坐便器生產執行的是《衛生陶瓷》,標準中規定“節水型坐便器”為用水量不大于6L。而《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級》中規定,坐便器用水等級分為5級,其中2級為節水評價值。2級中坐便器用水量指標是兩個,即“單檔為5.0L,雙檔為4.0L”。
趙鋼表示,現在這兩個標準在平行使用,不少企業同時采取了這兩個標準生產。因此,目前市場上6L沖水量和5L沖水量的都可稱為節水馬桶。不過,《衛生陶瓷》標準正在修訂,其中節水坐便器用水量已與《坐便器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級》標準協調一致,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發布!
誤區2
只要在沖水時,不將沖水按鈕完全按下,出水量就會比較少,這樣就節水了。
不將沖水按鈕完全按下,出水量確實會減少,但不能有效地形成一次沖洗過程,如不產生虹吸現象,反而不能將污物沖出坐便器,需要反復進行沖洗,這樣更浪費水。
誤區3
蹲便改為節水馬桶后沖水不暢,都是沖水量少惹的禍。
專家解讀:專家表示,這很可能是更換馬桶時管道沒有改造好導致的。首先,蹲便的管道中是一道S彎,而現在的馬桶中本身還有一道。如果在改造中沒有注意去除原來有的S彎,安裝新馬桶后,兩道S彎會產生真空效應,導致污物難以去除,這種情況與節水馬桶的沖水量全無關系。
誤區4
節水評價值為2的水嘴,出水量只有0.125L/s,家里的水壓低,很難使用。
專家解讀:趙鋼介紹,《水嘴用水效率限定值及用水效率等級》(GB25501-2010)中要求水嘴除了流量小外,還要符合“流量均勻性”的要求,水嘴在不同的壓力下流量不應有明顯的變化,也就是說無論水壓大小,都能正常使用。
誤區5
家里現在用的是9L的馬桶,只要在水箱里放上一個裝滿水的水瓶就可以減少用水量了。
專家解讀:趙鋼認為,這并不可行。放水瓶或是重物會降低水量,但會對水箱中排水配件有一定的影響,有時會影響到排水閥的自動回位,反而浪費了水。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更換節水型坐便器。
誤區6
家里的下水管道老化,用節水型馬桶很可能沖不干凈。
專家解讀:只要是沖凈功能合格,無論管道如何,6L或5L的節水馬桶都能將污物沖凈。另外,老舊小區其實都是豎直排水管,很容易將污物排出坐便器外。反而是現在新小區大都采用同層排水,這對坐便器沖洗功能要求更加嚴格,不僅要將污物沖出坐便器,還要將污物沖出一定的距離。在這種使用環境下,更要嚴格考察節水馬桶的沖洗功能。
誤區7
馬桶最大沖水量才9L,自己準備一大盆廢水沖廁所,水量肯定比9L多,沖得自然也干凈。
專家解讀:趙鋼解釋,坐便器目前大部分采用重力沖水裝置,靠水箱中的水自然排出并通過坐便器內圈沖洗內壁污物以及形成虹吸將污物帶走,這樣沖洗效果好。而用水盆沖洗坐便器,如果水量大可產生虹吸并將污物帶走,但不能形成水封回復以及有效的水封面積,那坐便器會有返臭問題。
對于噴射虹吸的坐便器,水通過坐便器內部噴射口及內圈噴射孔將內壁污物沖洗干凈形成虹吸。用水盆雖可暫時將污物沖出,但不能將整個坐便器內壁沖洗均勻,也無法形成有效的水封回復及水封面積,影響衛生性能及下一次的沖洗效果。
誤區8
把水箱的上水停掉,直接把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水等直接灌到水箱中,然后沖廁所。這樣豈不是沖得干凈又省水。
專家解讀:這樣做并不可取,這些未經處理的污水會對水箱中的排水配件有很大影響,如雜質會影響到排水閥的密封性能以及進水閥的進水時間。
誤區
所有出水口都應該安裝節水龍頭。
專家解讀:節水龍頭單位流量小,比較適合衛生間洗手盆及廚房洗菜盆使用。而洗衣機、浴缸這些部位,由于用水量是固定的,安裝節水龍頭后只是延長出水時間,因此并無必要。另外,市面上有不少號稱可以節水的龍頭發泡器和花灑,不過其使用效果多與家中水壓大小有關系。如果家中水壓較低,可能效果不太明顯。另外,水嘴的重金屬析出量一直備受關注,但對發泡器這類單獨部件進行檢測。市場上這類發泡器質量良莠不齊,價格不一,購買時還應購買品牌產品。
知行合一改變習慣
誤區1
在家節約用水,公共場所隨意揮霍,反正自己不掏腰包。
專家解讀:很多人把節約用水簡單地理解為節省自家水費。北京年均水缺口達15億立方米,嚴重制約城市發展,這是所有居住在北京的人要共同面對的課題。因此呼吁有類似惡習的人,做到節水行動“家里家外”都如一。
誤區2
馬桶變成垃圾箱。
專家解讀:剩菜、廢紙甚至掃地產生的灰塵、頭發等垃圾一股腦地扔進馬桶,然后一起順暢地沖走,這樣做的人不在少數。雖說省去倒垃圾的麻煩,但這樣做徒增了沖水次數,并且容易造成擁堵。最重要的是,這樣給后續污水處理增加了不少負擔。因此,再小的垃圾,請分類后扔進垃圾箱。
誤區3
洗衣服、刷碗使用大量的洗滌產品。
專家解讀:這一點看似與節水無關,其實影響深遠。放入洗衣粉過多,或過分追求高泡沫,會導致洗衣機洗滌增加耗電、耗水10%-20%。即使是手洗,也會增加漂洗次數。同時,廢水排除后也會給污水處理增加負擔。因此,建議使用洗滌用品時一定要詳細閱讀產品的說明書,根據其推薦用量及衣物等的數量、污垢程度適量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