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在建違規項目實行總體打包備案申請
時間:2014-07-01 09:10:19 作者:周洲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作為國務院重點督查的工作之一,淘汰落后產能在具體的操作中也需要作出一些調整。
日前,記者從2014(第五屆)中國鋼鐵節能減排論壇上了解到,目前環保部對在建違規項目并不實行和新建項目一樣的“一刀切”政策,對一批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開綠燈,實行認定備案。
不過,據接近環保部的人士透露,環保部不接受每個企業就單個項目的認定備案申請,只接受地方政府就全省產能過剩行業整體方案的認定備案申請。
去年10月15日,國務院制定《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國發41號文)涉及環保層面的工作有五方面,主要目的是遏制產能盲目擴張。這包括新增產能和在建違規項目。
一位接近國家環保部的人士對記者稱,國發41號文原則上要求“不得新增產能”,對于新增產能不得辦理環評審批。而對于在建的違規項目,國發41號文“開了一個口子”:對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在地方政府提出方案和申請的情況下,可以予以認定,對合格的項目補辦環評。
業界現在關心的是在建違規項目認定和建成違規產能的備案,“現在對建成的違規產能是進行全面清理!鄙鲜鼋咏h保部的人士說,“主要由地方政府提出方案,并向社會公示!
省級人民政府清理整頓之后,將需要保留和清理的項目向社會公示,然后再向國家相關部門申報認定備案。
按照國發41號文,今年6月30日是第一個時間節點。不過,昨日并沒有地方政府在網上公示方案。
“如果現在將一批違規項目認定備案,但環境質量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敏感區域的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了,或者減排任務沒有完成,這樣我們做的工作都沒有意義!鄙鲜鋈耸糠Q,所以環保部發的認定備案條件,雖然針對每個項目都提了環保條件要求,但總體工作安排并非化整為零,而是捆綁式的。
也就是說,環保部不接受每個企業就單個項目的認定備案申請,只接受地方政府就全省過剩產能的行業整體方案的認定備案申請。
違規項目要想認定備案,相應的環保水平必須達到現階段新建項目的水平。
而已經合規的項目也不代表高枕無憂!昂弦幤髽I也要對照環保要求,加快將整改提上日程。”上述人士稱。
此外,對于在建違規項目的認定和備案,環保部不是孤立地批準,而是跟日常環保監管掛鉤。對于準予備案的企業,納入日常環保監管。對于準予認定的項目,在一年之內要補辦環評,原來批完環評沒有驗收的要盡快驗收。
到底哪些企業能獲得 “豁免”,從上述人士的闡釋來看,裁量權主要在省級政府。
由于環保部對污染物排放實行總量倒逼機制,根據55號文提出的認定備案條件來看,不管項目是在建還是建成的違規項目,認定完之后,不增加總量指標。
省轄區內,項目和項目之間的總量指標由省里自由調配。但涉及到國家對省區考核,總量指標連1公斤都不能增加。
如果省里沒有分配總量指標了,或是省里出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結構調整沒有給相應的企業分配總量指標,即使有的企業達到環保部的要求了,也不能備案。
“環保部不是針對單個項目,而是針對一個區域的總體方案備案。”該人士反復強調這點要求。
環保部對區域污染物排放實行總量控制,對于不能完成指標的,將實行區域限批。
上述人士表示,減排的污染物排放控制總量指標并沒有大的增加,這么多產能出現的情況下,區域環境又不能進一步惡化,大氣十條的相關任務又不能不完成,“估計會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不能搭上這一次認定備案的班車!
也就是說,在建違規的企業項目即使環保達標,如果很不幸所在的省份污染物排放總量不夠了,也很難搭乘“認定備案”、從地下轉為地上的合法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