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用水源地建設缺乏 暴露城市發展短板

時間:2014-06-06 09:00:00 作者:梁威  來源: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

近年來,我國建設備用水源地的步伐不斷加快。2010年,全國314個地級以上城市中,建設備用水源的只有216個城市,2011年增加到231個,2012年達到248個。盡管我國建設備用水源地的步伐不斷加快。但是,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城市都是單一水源的供給形式,特別是以地表水源為主的南方地區,盡管都有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卻缺少規避風險的有效舉措。各地水系面臨危機一擊即潰,建立備用水源地迫在眉睫。

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結合多家媒體的新聞報道,為您詳細解讀城市備用水源地建設的諸多問題!

問題一:水源地水質下降

我國水環境質量在逐步改善,對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力度也在不斷加強,但是也有一些在用水源地的水量和水質下降。這讓找到優質的備用水源地變得難上加難。一些在用水源地由于水質不達標而被廢棄,例如受氣候變化影響,廣東中山由于水源地中氯離子增多,正想方設法重新尋找水源地。

問題二:備用水源地的選址

“一些距離城市較近的尚未開發的水源地,因為土地增值等原因先后轉為城市建設用地,這使得水源地只能到更遠地方尋找! 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說,“即便找到了符合標準的好水,備用水源地的建立也并非易事。為保護水質,水源地附近通常不允許使用化肥農藥,開辦養殖場、礦山等工業,其周邊經濟發展較緩慢,需要給予附近居民生態補償,這方面的成本也不可忽視!

如果找到的水源地距離城市過遠,還會使得建設工程投資過高,維護管理難度更大。

問題三:水源地動工建設費用高

對一個城市來說,建設備用水源涉及總體規劃設計、居民及污染企業的動遷、水源地保護區劃定等很多方面,需要動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例如,長沙市將瀏陽市境內株樹橋水庫作為第二水源地建設,包括建設引水工程和水質環境工程在內,項目總投資達到了47.75億元。因此,有些地方寧愿抱著僥幸心理,押寶不會發生突發環境事件。

問題四:備用水源地維護成本高

有的地方即使建立了備用水源地,也因為水體污染、水量不足、疏于管理等種種原因,起不到應有的作用。2011年6月發生的杭州新安江苯酚污染事件就暴露出了備用水源不足的問題,當時杭州的備用水源有兩個,貼沙河和珊瑚沙水庫,據估算,杭州主城區每天需水量大約是100多萬噸,而貼沙河和珊瑚沙水庫的可供應時間僅能維持一天半左右。

問題五:雨水收集沒有充分利用

在雨水收集方面,我國不少城市不僅沒有充分收集利用,還引發洪水災害,特別是初雨污染嚴重“由于雨污分流不健全,流入河道的初雨化學需氧量(C O D )會到達數千,可謂一場雨一場污染。”鎮江市環保局污染防治處處長湯立說。

問題六: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不用重視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也可作為備用水源。污水進入市政管網,再進入污水處理廠達標處理,可以實現城市用水“大循環”!暗趯嶋H操作中,要實現中水回用卻遇到諸多現實難題,不僅要對處理完的中水進行消毒,還需要配備完整的城市中水管網配備體系,相關建設滯后!苯K省住建廳城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副主任林國峰說。

問題七:海水淡化運行成本過高

海水淡化同樣面臨加工成本過高,管網鋪設不到位的困境!拔覀兝娩搹S產生熱能的優勢,對海水進行蒸氣加熱淡化,每噸處理成本仍需6.2元!笔卒摼┨乒灸茉磁c環境部部長吳禮云說,但不少專業做海水淡化的市場主體,無論是膜處理還是兩種方法結合,都因為成本過高,不少虧損運營。此外,受管網鋪設滯后和價格機制的影響,海水淡化工程在海濱城市尚未完全展開。

小編結語:細細數來從備用水源地的尋找一直到后期的運行維護,每一個階段都存在著尖銳的問題。而從其他途徑來獲得備用水源也受制于技術或是成本的諸多壓力。但是,為彌補城市備用水源短板,我們又不得不去努力的進行備用水源地的建設。這必須要明確國家備用水源建設相關制度,要使備用水源成為城市建設“硬件”,還需完善全流域應急機制,同時加大雨水、中水、海水作為備用水源的開發力度。有句俗話說得好,“家中有糧心不慌”,各地應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未雨綢繆,在保護好現有水源的前提下,積極建立并維護好城市的備用水源。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