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腎”憂

時間:2014-02-25 10:03:50 作者:  來源:南方都市報

“鄱陽湖提出建壩,其實是用一個錯誤,去補救上一個錯誤。想用修壩的方式來抵消三峽大壩的影響,這樣層層下傳,只能加強長江中下游搶水,生態‘破窗效益’就將出現連鎖反應。”兩年前,上海方面專家曾針對鄱陽湖建壩提出警告。

長江出三峽后,即進入寬敞坦蕩的中下游。在這里,八百里煙波洞庭和國內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一前一后,偎于長江南岸。洞庭、鄱陽兩湖對長江有著重要調蓄作用,被人們形容為“長江之腎”。

近三四年,因三峽蓄水后上游來水減少,以及兩湖支流紛紛截水,兩湖地區冬旱加劇,幾乎年年喊渴。2008年,江西省率先公布“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規劃方案”,意欲在湖口建壩;隨后湖南省也跟進提出洞庭建壩(閘),皆欲留住“一湖清水”。

兩湖建壩,意味著“長江之腎”與長江阻隔,也意味著曼延長江上游層層疊疊的壩群再次深度下侵,這將會產生怎樣的生態連鎖反應?江湖無言,今人亦不能完整作答。主建與反建,數年論爭,均以“生態”為牌。關鍵是:在關系中華民族母親河———長江之“腎”問題上,能否慎之再慎?

出租車沿著湖灘枯草,一直開到了長嶺腳下。雖然已是臘月,南方山上依舊樹木蔥蘢,巨大的白色風力發電機,在山岡上慢悠悠地轉圈。

鄱陽湖中,因冬春枯水,昔日水天一色的浩蕩湖水如今在遠處僅亮成了一條細線!斑@里的確是建壩或建閘的好地方!鄙畚慕苣繙y了一下大湖兩岸,只見對岸都昌縣的屏峰山與湖這邊九江縣的長嶺,兩山之間僅有不到3公里距離,正好扼鄱陽湖出江之喉。按江西省規劃,這里也正是鄱陽湖建壩的最佳地點。

邵文杰來自北京一家環保組織“自然大學”。盡管眼下風平浪靜:湖灘上只有三兩艘破爛擱淺的破木漁船以及一陣陣啁啾吱喳的鳥聲,他仍很擔心:不久的將來,這里或將成為一個機器隆隆、日夜挑燈大干的大壩工地,如同他在長江上游兩岸所曾見到的一樣。

兩湖建壩接力競跑

邵文杰的擔心不無道理。2014年春節之前,他和一隊環保志愿者驅車南下,花了一周多時間走訪鄱陽湖和洞庭湖區,發現兩湖地區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建壩一事!佰蛾柡▔蔚氖拢呀浱崃撕脦啄炅,最初它是一個水利工程建議,后來被納入了省里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圈規劃。”江西鄱湖辦一名負責人介紹,上世紀80年代,在鄱陽湖入長江的湖口處建壩,還只是水利理論探討方面的大膽設想,但近些年,隨著鄱陽湖冬旱加劇,這一設想越來越急于落地。

2008年9月,江西省水利廳最先公布《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規劃方案》。該方案披露:鄱陽湖水利樞紐,由閘壩主體工程和自然保護區保護工程兩部分組成!斑@一提議,一開始國內就有很大爭議!苯魇∷茖W研究院副院長許新發承認。2009年12月,國務院批復了江西省提出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將這一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上升到國家戰略發展層面。其中,在整個規劃中,作為核心配套工程的鄱陽湖建壩工程這一項,被單獨挑出來要求補充論證。

“主要是建壩后對生態方面的影響,以前的方案陳述不充分!苯魇≯督ㄞk相關人員透露,這些年,江西省已多次向國家部委申請論證該項目,“一次會議上,水利部一位副部長問:你們建壩的好處就不用講了,講講有哪些不好,該如何應對吧,結果我們拿不出扎實的論據”,“只好重新對湖泊生態所影響的方方面面,補充調查論證”。

2012年初,受水利部委托,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在京召開會議,對江西方面提出的《鄱陽湖水利樞紐項目建議書》進行審查。讓北京環保N G O詫異的是:該建議書通過了行業審查。“這意味著鄱陽湖建壩,已向實質性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北本┮幻h保人士稱。接下來讓民間環保人士揪心的是:2012年底,位于鄱陽湖上游的湖南洞庭湖,也跟進提議建壩。城陵磯綜合樞紐工程,被列入湖南省重點建設的十大水運基礎設施工程之一。

2013年,兩湖建壩加速推進。這一年,湖南省交通院和湖南省水電院共同編制了《洞庭湖岳陽城陵磯綜合樞紐預可行性研究工作計劃》,并順利通過了省內專家論證。江西省則將建壩方案,推進到了國家部委層面,由國家發改委出面召開項目論證會。今年初,江西省鄱建辦在對剛剛過去的2013年建壩工作總結中,稱“全辦圍繞鄱陽湖水利樞紐立項這個中心,做了大量工作,跌宕起伏,爬坡過坎……‘立項’工作沒有畫上句號,需要全辦繼續努力,繼續沖刺”,“2014年(要)咬緊牙關,奮爭立項”。

幾經修改補充,今天,在江西省公開的《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公眾參與公示》文件顯示:該工程將按照“一湖清水”、“江湖兩利”、“調枯不控洪”全新理念進行建設,閘壩長2900多米、閘頂高程23.4米,初步估算工程總投資120 .91億元,其中年運行費用1.28億元。

“湖南省領導在洞庭湖建壩相關會議上,多次明確表示‘湖南與江西一樣面臨中部崛起的歷史任務’,‘要密切參照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湖南一名媒體人透露,洞庭湖建壩工程總費用,未來預計也與鄱陽湖相差不大,接近140億元。

三峽截流兩湖連年喊渴

“之所以想在鄱陽湖建壩,與三峽工程直接相關!痹S新發提到建壩緣由,沒三兩句便開門見山!2003年三峽工程開始蓄水;2007年完成正常蓄水水位;結果2008年起,兩湖地區便開始冬旱,試想想:一舉截掉長江300億立方米的江水,會是一種什么狀況?”許稱,正是因為三峽工程截流,讓原本降水豐沛、河湖縱橫的長江中下游魚米之鄉,也開始連年干旱!叭龒{工程改變了鄱陽湖地區幾百年來形成的穩定生態系統和原本平衡的江湖關系!痹S新發分析,作為長江重要調蓄湖泊的鄱陽湖,春夏豐水季節白茫茫一片,秋冬枯水季節草灘裸露,是非常正常的事。但近幾年,三峽水庫每年9月中下旬開始蓄水,長江水位便相應快速下降,相反由于鄱陽湖地勢南高北低,湖水加速下泄,使得鄱陽湖區的枯水期提前、枯水水位下跌厲害,影響了湖區上千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罢菫榱嘶謴哇蛾柡呢S枯規律,或者說為了恢復以前的江湖關系和生態關系,江西方面才提出建壩的!痹S稱。

“以往每年鄱陽湖水要到11月份才退,近幾年,10月份就基本上落水了。”在江西吳城縣碼頭,一位漁民指著岸堤上清晰可見的水浸漬痕,稱今年湖水又往下跌了不少。距離堤岸稍遠處的湖灘上,一些雜草已長到了人膝蓋處。在永修縣大湖池,周末,附近人們干脆趁著湖灘干涸,走到湖中心遠遠去看前來越冬的大片候鳥。永修縣一位居民稱,這幾年,受鄱陽湖低水位影響,都昌、星子、共青城等市縣原有的取水口都無法取水了,只好延長取水管。

同樣,歷史上曾經碧波萬頃、蒼茫浩淼的洞庭湖,如今秋冬之際一樣旱象頻頻。湖南師大從事水生態研究的李敏老師反映:去年冬天,長沙已極度缺水,地下水位明顯下降,社區打井一般要打到50-100米才能見水,湖南一些地方已經出現“冬天要靠環衛車運水,居民排著隊接水的狀況”。

“與洞庭湖稍有不同,鄱陽湖主要接納流域內贛、修、信、撫、饒五水,枯水季向長江吐水,是只吐不吞;而洞庭湖同時接納長江上游來水與湘、資、沅、澧,然后向長江下游吐出,是標準吞吐湖!臂蛾柡䥽壹壸匀槐Wo局一名領導強調,在三峽截流情形下,鄱陽湖建壩圈水,有著比洞庭湖更充足的理由。但實地調查中,邵文杰和他的環保志愿者團隊留意到:事實上,除了三峽蓄水影響,兩湖流域主要的干支流上,這些年早已砌起了重重水壩攔水發電!2012年年底,湘江剛剛完成一個水利樞紐工程,如果城陵磯再建壩,就將是湘江第十級水電樞紐,此后再無址可建壩。”湖南一名媒體人介紹,洞庭湖其它主要支流上建的壩也不在少數。

與之類似,據江西水利廳不完全統計,截至2007年,全省建成各類水利工程40多萬座(處),其中水庫9783座,總蓄水能力293億立方米。占每年鄱陽湖入水水量近一半的贛江之上,近年也建起了多座大壩。然而,對兩湖連續冬旱,民間環保人員也有著不同見解。W W F湖南負責人蔣勇認為,洞庭湖自19世紀以來,一直處于不斷的萎縮之中。比如1840年,洞庭湖面積6270平方公里;1958年就只有3141平方公里。

“這是一個歷史大趨勢,不一定完全由三峽工程導致。”“只能說三峽加劇了干旱。”蔣勇稱,現在每年冬天,除了東洞庭水尚多、深10多米可通航外,西洞庭、南洞庭水面破碎,好多地方早已干裂分割成眾多小湖群,在一些經年冬旱灘涂上,人們種植了數百萬畝速生樹——— 美洲黑楊。

岳陽濕地協會會長彭祥林,外號“鉀氨磷”,因堅持環保,讓當地管理部門甚是頭痛。老彭旗幟鮮明反對建閘,他認為洞庭湖本來就是一個季節性湖泊,這些年是出現了旱情,但周邊湖區遠還沒到缺水要建壩的程度。

“不缺水,要缺也是水質性缺水,缺優質水!崩吓頂蒯斀罔F,稱早在6-7年前,有著80萬人口、依洞庭而居的岳陽人,就已不喝洞庭湖水,而改喝60公里之外的鐵山水庫水了!伴L沙缺水,也主要跟湘江重金屬污染相關!崩吓矸Q。

“蓄一湖清水”是夢非夢?

在兩湖建壩(閘)規劃中,“蓄一湖清水”都是一個非常明確、極具誘惑性的工程目標。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公眾參與公示》透露:在湖口建壩(閘)后,將使鄱陽湖水水位維持在14-15米,以對枯水季湖區周邊進行補枯。

另一份洞庭湖建壩儲水效益的論證報告則稱,通過建壩,對東、西、南洞庭湖區進行三級水位調度,就可以實現利用3000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儲蓄清水60億-100億立方米。

“重新蓄上滿滿當當的一大湖水,當然不僅僅是為了恢復自然歷史景觀,比如‘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洞庭壯觀,更重要的是為了發展環湖經濟圈!焙弦幻襟w人介紹,在他所接觸到的洞庭湖建壩效益論證中,就明確寫有:在中部崛起、西部開發和沿海產業轉軌變型過程中,洞庭湖區有望建立新的生態工業園區,可以讓冶金、制造、建材、造紙、電器電子、航海、航空、汽車、高鐵等多種系統在洞庭湖邊安居;同時提高湖南水運能力,打造長江黃金水道等。

同樣,在一改再改的鄱陽湖建壩規劃中,涉及13個縣市的環湖生態經濟圈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老彭早年當過兵,打過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些年做環保,依舊脾氣很嗆!八麄冋f建壩具有生態效益,有哪些效益要講清楚,哪能空口無憑?”“不要把筑壩當成一單生意。”2012年4月,在湖南有關方面召開的洞庭湖水利樞紐研討會上,老彭當場放炮,他認為相關部門之所以積極跟進、響應建壩,更多是沖著國家100多億的投資去干的。調查中,老彭帶著環保志愿者沿岳陽上溯,趕往7公里外的七里山。一路上,只見洞庭湖中重重疊疊、黑壓壓一片挖沙船:那些甲板上蓋有三層樓的挖沙大船,龐然大物般停靠在湖中心作業;那些船尾斜挑著十幾丈高篩沙輸送帶的中型沙船,在城陵磯江面如劍如戟密密橫鎖了整個入江口。船只分別來自湖南、湖北、安徽、福建等地,采出的沙則分別運至上海、日韓、沙特阿拉伯等地。

環保志愿者的小船在大沙船縫里鉆來拐去,總算到達了長江口!安灰f是江豚,就是來一支現代化部隊,也未必能沖得出去!币晃恢驹刚吣繙y,數百艘停泊在江湖交匯處的運輸船只,絕大部分都是挖沙船,其它船只寥寥無幾。這一湖口地帶,正是當年三國赤壁大戰一帶,今天則是洞庭湖江豚的重要分布區。由于長年無序挖沙,洞庭湖水明顯比荊江水渾濁不少。在鄱陽湖,環保志愿者肖齊平老師用了近一年時間調查采沙,發現鄱陽湖一天的采沙銷售量可達30萬噸!霸诤䥇^采沙20-30元/立方米,販賣到上海就是100元/立方米,到了日本,就變成300元/立方米了。”肖齊平講,自從1988年長江不允許采沙之后,洞庭湖和鄱陽湖已成為中國兩大最主要的采沙場!4-6月份水大時,兩湖水上采沙集貿的規模將更可觀!毙しQ。

除了瘋狂采沙,兩湖地區的污水直排,讓當地環保志愿者更是觸目驚心。在進入九江縣蘆山區海會鎮的鄱陽湖邊,一條從蘆山景區流出來的支流,在蜿蜒流過一個小村子和一大片葡萄園后,直接注入鄱陽湖。讓邵文杰一行驚詫的是:這條小河中固體般緩緩流動的,居然是一片灰藍灰藍的漿液,氣味令人窒息。在靠近入湖口的小村里,一連分布有三家福建人開辦的石材廠,大白天廠區烏煙瘴氣,一道道灰白色污水直排入河!拔覀兪茄h用水,往河里排污的不是我們,是更上游企業!笔膹S老板謊稱自己工廠并不排污,所謂的“循環用水”,是直接從小河架管線抽水上來用,然后再回排。當地村里人稱,這些廠子已建了五六年了,老百姓多次向環保部門反映,至今無果。江西一環保志愿者估計,在整個鄱陽湖周邊,類似排污口不下200個。

“如果不好好治污,無論鄱陽湖還是洞庭湖,蓄起來的未必就是一湖清水。”“有可能是一湖臭水,一湖污水。”老彭認為當前改變兩大湖區水質下降的趨勢,遠比建壩重要。而他看到的前車之鑒是:岳陽上世紀80年代從洞庭湖中圍出來的南湖,如今已成為“城市馬桶”,一潭死水。

長江“破窗效益”如何求解

兩湖建壩提議,讓國人高度神經敏感。這不僅緣于兩湖水量浩蕩,分別是國內第一、第二的兩大淡水湖泊,更因其已是長江中下游唯有的兩個通江湖泊,在中國版圖上的生態分量舉足輕重。

上世紀80年代起,兩湖地區分別成立了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生態價值上看,“漲水是湖,退水是洲”的兩大湖區,作為國際重要濕地,千百年來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長江淡水魚基因庫,更是國際候鳥的重要遷徙通道。其中鄱陽湖還是我國加入“世界生命湖泊網”的唯一代表。

國家林業局和W W F組織的近十年長江中下游水鳥同步調查顯示:鄱陽湖有11種水鳥數量,超過全球估計種群數的1%;有6種水鳥,超過全球估計種群數的5%;其中幾乎全部白鶴(國際極危物種)和東方白鸛(國際瀕危物種),在全球的估計種群都分布于鄱陽湖;鴻雁(國際易危物種)和白枕鶴(國際易危物種)數量,分別占到全球種群的83%、77%。2012年7月,在《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和隨后9月召開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大會上,中國兩湖建壩問題,也成為了會議方正式討論議題。2013年12月,俄羅斯國家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首席生態專家特意來到江西,交流鄱陽湖建壩與候鳥保護問題。

“正因為兩湖生態敏感,現在建壩方與反建方都高舉生態牌!笔Y勇分析,兩湖建壩現在已明確無發電效應,航運效益也相當有限(兩湖周邊并無集群工業產業),而最大的效益,官方也認可是生態效益!坝幸馑嫉氖牵▔闻c反壩反復進行論證的,都是生態,雙方今天只剩下隔著的一層窗戶紙了,到底何為生態?”蔣勇認為,兩湖生態連同長江生態,是一個綜合系統性工程,不能因為缺水,就解決水的問題;因為候鳥的問題,就解決鳥的問題,而顧不上魚;因為魚的問題,就顧不上水庫的問題……“這樣顧此失彼地去解決兩湖問題,依然是打補丁的做法,不可能是一個系統解決方案,讓人看不到希望!

老彭則更直接,他反問:“三峽筑壩,兩湖缺水;兩湖缺水,就筑壩圈水;那么中游的武漢也可以再圈,下游的安徽、南京也可以跟著圈水,那最終長江會變成一條水溝吧?”老彭仔細研究過洞庭湖建壩提出的三個建議蓄水高度,他講:“蓄到22米,跟去年冬天差不多,沒什么實際意義;蓄到25米,不需要建壩,三峽多放一些水就夠了;蓄到27-28米,湖面倒是浩蕩汪洋了,但東洞庭保護區就全淹了,整個保護區陸沉到了水底,候鳥又何從覓食?”他舉例,比如小白額雁,每年千里迢迢來到兩湖地區,就是為了覓食苔草的嫩芽。

鄱陽湖建壩,最初也受到了陳宜瑜、曹文宣、李文華、劉興土等15名院士的集體反對,院士們上書國務院,認為“鄱陽湖建壩,會在生態方面產生許多負面影響,不僅影響下游大城市的供水安全,而且必然延長鄱陽湖換水周期,希望政府能給予研究”。其后,江西省政府在補充論證這一建壩項目時,又分別邀請了這些專家成為相關課題的領銜人。江西一位反對建壩的保護區負責人,則被直接調進省鄱湖辦任職!佰蛾柡岢鼋▔,其實是用一個錯誤,去補救上一個錯誤。想用修壩的方式來抵消三峽大壩的影響,這樣層層下傳,只能加強長江中下游搶水,生態‘破窗效益’就將出現連鎖反應!眱赡昵,上海方面專家曾針對鄱陽湖建壩提出警告。

然而被多數人忽略的是:2012年冬天,洞庭湖周邊也曾出現過大水漫灌,由于漫水,一些候鳥走進了農田覓食,讓當地農人甚是煩惱;2012年12月,江西鄱陽湖周邊更是罕見地一連三四天大雨如注,全省平均降雨81毫米,當地水文部門分析,這一次冬季強降水,共為江西增加了135億立方米淡水!澳壳皩θ龒{截水后生態資料的積累,還不足十年,兩湖生態是否已經發生根本性轉變,尚無從得知。”因此,蔣勇認為,在諸多研究成果未弄明白之前,倉促建壩為時尚早。

[數據]

據媒體報道,長江兩岸在近50年內修建了近46000座水壩、7000多座涵閘,隔斷了江湖聯系,目前僅剩鄱陽湖、洞庭湖還與長江自然連通。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