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關注:別讓治水盛宴的錢 在污水中打水漂

時間:2014-02-24 10:14:00 作者:  來源:中國科學報

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近日在北京主持召開環保部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送審稿)》。會議上也承認,當前我國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一些水體喪失了環境功能,部分地區群眾飲水安全受到威脅,水環境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壓力持續加大。

媒體報道,在即將啟動的水污染防治行動中,環保部門計劃投入資金預計達2萬億元。規模高于大氣污染防治的1.7萬億元。消息一出,媒體歡呼這將成為新一輪的環保投資“盛宴”。

隨著城鎮化、工業發展以及人口數量的不斷膨脹,我國面臨十分嚴峻的水污染形勢,部分地區水質甚至出現持續惡化的狀況。據有關部門對118個城市的監測顯示,約64%城市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基本清潔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由此可見,水被污染并非一地所特有的問題,而是不少城市普遍存在的現實。

城鎮化率達到50%之后,是國際公認的水污染危機的高發期,同時也是修復水生態的關鍵期,一旦錯過這個機會,將會付出極為高昂的治理代價。據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透露,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達到了51.3%。正是這一時期,各地連續出現多起水污染的事件。如2006年的湖南岳陽水污染事件、河北白洋淀死魚事件,2007年的太湖藍藻事件,2010年的福建紫金礦業污染事件,2011年的渤海滲油事件,2012年的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2013年的黃浦江死豬事件等。

環保部提供的2012年數據顯示,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浙閩片河流、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等十大流域的國控斷面中,I~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點位)比例分別為68.9%、20.9%和10.2%。

而由于水環境受土壤環境、空氣環境等影響較大,水環境保護和治理的難度與大氣污染防治相比,難度更大。

2008年底,廣州市政府曾作出治水計劃。到2010年,全市污水治理和河涌綜合整治各類工程估算總投資486.15億元,其中包括污水治理184.73億元、中心城區調水補水27.59億元、全市河涌綜合整治119.33億元、中心城區水浸街治理9億元以及中心城區雨污分流145.5億元。然而,在2013年7月的一場臺風中,這座自2008年起砸了400多億元治水的城市,仍然沒能經受住暴雨的考驗。暴雨之下,羊城頓時變成“洋城”,招來媒體和公眾的諸多議論。

廣州耗資400多億,連水的“出路”都沒有搞定,更不用說對水污染的治理。水污染防治挑戰比較大,涉及地表水、地下水等多個部分,耗資將較多。另外,當前有很多企業的廢水排放標準仍不能達標排放,而處罰又是蜻蜓點水甚至根本沒有處罰,這些都加劇了水污染的治理難度。

巨額治水資金如何監管和使用,是解決與公眾息息相關的生態污染的重點,也是擺在有關部門面前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千萬不要讓治水巨資打水漂,在愈演愈烈的水污染中不見蹤影。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