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專家稱采用BOT模式治理水污染效果更有保障

時間:2014-02-18 10:46:07 作者:  來源:央廣財經

【導讀】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出臺,總投資2萬億;我國水污染物的排放總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經濟之聲評論:治理水污染,2萬億夠嗎?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經濟高速發展的副作用也日益明顯,不斷加重的空氣和水污染,讓人們兒時記憶中的青山綠水已經不容易找到。

國家關于治理空氣污染的計劃已經啟動,現在治理水污染也有了大動作,這就是《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環保部副部長翟青昨天透露,環保部會同有關部門,正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編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待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將報請國務院審議。這份行動計劃的總投資預計高達2萬億。

翟青說,這份規劃的核心是改善水環境質量,重點是抓兩頭:一頭是污染重的地方堅決進行治理,另一頭是水質較好的河湖,堅決保護起來,不能先污染再治理。

應該看到,近些年我們在水環境治理的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環保部監測顯示,遼河流域2013年干流已經消滅了劣V類,所有斷面水質在IV類以內;滇池的草海2013年的營養指數和2010年相比下降了4.55%,氮和磷下降的幅度都超過了50%,外海的營養指數下降了3.26%,總氮、總磷的下降超過了18%。

不過,我們從日常的生活中還是能夠體會到,水環境治理,依然任重而道遠。

十八大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制定,意味治理水污染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此基礎上,很多行業也將面臨著重要的轉變,如何成功地保護水資源,同時保證經濟發展的平穩,這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問題。

來自環保部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水環境的治理取得了較好的成果。不過,從個人感受來說,水污染的情況依然嚴重,環保部副部長翟青提到,我國每年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約2400萬噸,氨氮排放量約245萬噸,“遠遠超過了目前的環境容量。”《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制定,能否從根本上扭轉目前這種令人擔憂的局面?

傅濤:我國的水污染是30年快速經濟發展一種綜合性積淀下來的結果,毫無疑問這次行動計劃肯定會加速我們的改善,但是要徹底改善還需要很長時間。

那么這個水環境的污染和產業發展帶來的負作用有直接的關系。從目前情況來看,什么樣的一些產業對水環境影響是最大的呢?

傅濤:我們水環境污染一般傳統意義上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來自工業污染,有很多像造紙、一些重化工對于水環境的污染是顯而易見的。另外我們城市的污水,我們現在城市化速度非?,大量的城市污水沒有經過非常嚴格的處理排放到水體中,也是我們的一種污染源。第三個就是來自農業的污染,就是大量化肥的使用,還有一些殺毒劑、殺蟲劑農藥的一些使用,隨著吸收不充分,下雨之后會進入到地下水,進入到我們的河流水體,這么三個主要的污染來源。

雖然說這個污染來源總結起來只有3個方面,但是給人的感覺就是水污染是無處不在的,不僅是工業,包括我們的生活,農業方方面面。根據媒體報道,新的行動計劃涉及的資金高達2萬億。這么大規模的資金是否充足?這些資金如何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傅濤:看它怎么去使用,環境治理是一種公共服務或者準確講是有縣級向人民政府所負責的公共服務,然后它跟大氣治理不太一樣,大氣污染我們一般是政府發布規劃,比如說治理的主體在于電場、汽車,就是一些有非常清晰的責任主體的機構,而我們的水體污染治理,城市污水的治理主要是由政府來實施的,老百姓收了污水處理費以后由政府來實施的,所以水污染治理很大的比重,超過50%以上,我們把它叫做一種政府的公共服務,如果這個錢政府自己去花,其實2萬億是夠是有差距的,但是是一個很客觀的數據,如果用這個錢去采購服務,由專業的服務公司,治理公司來做服務,它就會放大2萬億的作用,實現很好的效果,這2萬億當然是經過很多專家測算出來的數據,最終發布是不是2萬億,應該差距不大,我覺得把兩萬億用好了肯定會對污染治理產生很好的效果,用在公共服務采購上,而不是直接自己去花。比如舉個例子,我們以前很多的河湖治理,治理太湖、淮河,都是政府自己做預算,政府的各個部門都把這個錢花了,最后很多都是變成工程采購,并沒有實現很好環境效果,如果采取采購一種專業服務公司來實施環境治理,政府只是花錢去買這個服務,實際上這個資金有效程度會極大的提高。

那您能不能給我們具體來舉一個例子,就是怎么才能把這筆資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并且取得最好的效果,這種服務應該如何來采購?采購一種什么樣的服務呢?

傅濤:去年我們中央也開過政府采購工作的會議,專門發了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舉個例子講一個污水處理廠,然后政府原來是由自己的市政局自己的事業單位,撥款來建設污水處理廠去運營它,可能一個5萬的污水處理廠需要花費6千萬左右的資金來建設它,但是它并沒有一定的環境效果,最終還是它的運營緩環節是否能真正到位,我們如果采取公共服務采購的方式,采取一種我們叫BOT的方式,由社會資金來進行投資,政府就可以不花這6千萬塊錢了,實際每年處理一定的污水給一定污水的錢,實際這樣的效果就更加有保障,政府的資金也會把幾千萬上億的投資變成未來5年、10年不斷的服務采購,企業如果處理不好,它拿不到這筆錢,企業會為最終的效果負責,說點廣的我們運用到河湖領域,運用到的環境治理上面,我們把它叫做環境公共服務的外部化,實際上能夠很多的去對接我們所期望的環境效果,所以也是呼吁我們這2萬億的規劃,行動計劃里頭也有一些在機制上的改變,而不簡單按照我們計劃積激進時代的那個純粹由政府直接投資,直接治理,直接服務的模式。

這樣一種治理是很必要的,也應該是非常及時的,我們希望這種治理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另一方面,隨著經必須的發展我們也一定要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這樣一種老路,因為我們現在喝的水、呼吸的空氣確實讓很多人感到我們的生活都不讓我們放心,那要做到這一點不僅對于產業來說要轉型,可能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也都意味著生活方式的轉變,這樣一種改變,您覺得具體應該是什么樣?

傅濤:比方說我們的工業污染,毫無疑問未來會嚴格的提高我們的環境標準,再加上我們每一個產品足夠的環境成本,而不是說把環境留在當地,把產品賣在了外地,甚至賣到了國外,把污染留給了我們自己,對于老百姓來說,我們也需要支付一定的環境成本,就是說你污水處理費的交納、垃圾處理費的交納,實際上也在盡我們自己的環境責任我們在財稅體制之間也需要一個合理的環境成本和環境稅負的實現,讓我們環境代價能夠在經濟社會里頭實現一種比較合理的對價。

但是向對于我們剛才提到的造紙、冶金等等這些污染巨大的行業,當然對我們生活來說又是十分必要的,怎么來既貫徹現有的標準,同時又盡量的減少這些行業對于水環境的影響呢?

傅濤:無論它是什么樣的行業,污染了環境,標準是一定要提高的,如果這個行業是一個民生行業,非常非常重要的行業,政府可以從另外的方向進行補貼,補貼在用戶環境,我們現在不能因為這個必須品就降低對它環境的要求,這是需要政府在管理支付體系進行平衡的一個話題,很多國家都是這么做的。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