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很好 問題不少
時間:2014-01-22 09:35:56 作者: 來源:中國環境網
階梯水價實施中存在的諸多障礙包括:戶表改造滯后,所需工作量大;水表改造更換、增加抄表人工、新建響應管理設施均需相當大的財力、物力及人力投入;水價改革與供水企業利益協調上也存在問題
水具有自然物質屬性、商品屬性、社會屬性甚至人文屬性。將水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來推進其市場化,肯定會碰壁。這就是為什么公眾對水價調整十分敏感,農業水價調整更是舉步維艱
目前我國對水的管理環節較多,不考慮上下游的銜接問題。本地水與外調水、地表水與地下水、中水回用、海水淡化水等如何合理配置,價格水平怎么安排,不僅僅是簡單的成本核算問題,而是一個整體布局的問題
在深化改革預期下,水價的全國性階梯定價和成本透明化是下一步水資源改革的重點。
張虹海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
近幾年中國水務行業逐步往市場化方向靠攏,否則已無以為繼。目前大城市的市場化程度還高一些,但全行業仍然只有20%左右的水平,要靠政府補貼。政府對水務的管理,企業只是中間的一環,相當于是向政府提供服務,不會是暴利,但也不能賠本。
受益于未來水價的持續上漲,首創股份作為水處理行業的龍頭,將直接增厚公司盈利能力。此外,由于公司主要的自來水公司為水廠、管網一體化公司,相較于其他水處理公司,公司盈利更直接受益于終端水價的上漲。
要實施階梯水價,則必須一戶一表。作為階梯水價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三川股份將迎來業績爆發增長期。實施階梯水價將帶動超1000萬塊水表的改造。
此外,為便于準確計費和節省人工,每年4000多萬塊的使用年限到期,存量水表若更換則首選智能表,這將打開每年約120億元的巨大智能水表空間。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要求要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要交給市場,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的價格改革!稕Q定》對如何深入推進資源性價格改革,包括水價的改革給出了明確的方向。
水價改革的方向已經確定,面對水價改革中可能遇到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圍繞由市場決定水價的機制,重視價格改革的同步性與相關配套改革的協調性等命題,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水價改革在頂層設計中已經得到體現,但是,政策層面得到支持并不意味著水價改革之路是一片坦途。恰恰相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農產品和水資源價格處處長萬勁松就表示,“下一步,水價改革的難度最大!
萬勁松介紹說,2013年初,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水利部聯合下發了《關于水資源費征收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明確到2015年各地水資源費標準的指導目標。文件下發后長時間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并得到各地重視?傮w來說進展順利。在水資源費方面,下一輪工作的重點主要是提高地下水水資源費標準。根據《通知》,2015年底前,全國水資源費最低征收標準將提高到地表水每立方米0.20元、湖泊水0.40元、城市規劃區以外地下水每立方米0.50元。
據分析,水資源費的征收可能最終對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的價格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會影響工業企業及其他行業的用水成本。另外,地下水水資源費標準提高要發揮對地下水開采的限制作用,還需要有相應的管理手段相配合。
除了工業企業用水成本上升和水資源的管理問題,水的屬性也決定了水價改革的艱難!八c其他自然商品有很大的不同,水是一種自然物品,但同時既是能源又是資源,兼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于一身,屬性多樣,用水對象復雜! 萬勁松說。
城市供水作為商品,絕大多數人都是可以接受的。同樣是供水,向農村供水,就有不同的理解。按理說水是產品,所有的成本,供水經營者都需要用價格補償成本,獲得一定的利益。但是從世界各國來說,農業供水大多數國家還都只是補償運行維護費用,向農業供水很難完全市場化。
同樣是供水,對不同的對象反映出來的屬性卻不一樣。此外,“同樣是城市供水,對不同對象也不一樣。比如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保障生產用水,另外還有城市環境用水,怎么界定水的各種屬性?我國的供水成本、水資源價值怎樣在不同的用水對象中合理分配,這方面還很需要研究!比f勁松說。
水價改革的方向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水價、生產用水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農業用水價格的調整三大趨勢。
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是利用價格杠桿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一項重要措施,但對水務管理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科學制定生產用水定額、對生產企業用水量的在線監測手段能否滿足監管要求等。據介紹,新政策作為水價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發揮水資源價格的杠桿作用,減少基本用水量覆蓋的比例、擴大階梯間的價差和價格比例。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科研管理處處長姬鵬程介紹說,國家發改委正在就全國范圍推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進行多方調研,水價改革的主要任務包括拉大階梯水價差價、合理設置基本水量及水價。
姬鵬程介紹說,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與發改委價格司在全國484個城市進行調研,推行階梯水價的城市僅有133個,占調研城市的27.5%,階梯水價推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姬鵬程分析稱,實施中存在的諸多障礙包括:戶表(居民水表)改造滯后,所需工作量大;資金投入成本存在難題,水表改造更換、增加抄表人工、新建響應管理設施均需相當大的財力、物力及人力投入;水價改革與供水企業利益協調上也存在問題。
姬鵬程介紹,階梯式計量水價將增加供水企業的人工成本,加上管網漏失、偷水等造成的損失,會損害企業利益。此外,改革后居民節約用水意識加強,企業售出的水減少,相應的收入也隨之減少。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在于,目前大多供水企業處于經營虧損狀態,如果實行階梯水價不能解決其虧損問題,水價改革將難以推進。
此外,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存在的問題還有基本水量核定過多,三級水量水價極差過小,起不到應有的節約用水作用。
對于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改革的主要任務,姬鵬程認為,要拉大階梯水價間差價,科學合理設置城市居民用水基本水量及水價;建立供水設施改造的用戶和企業激勵機制;建立水價與主要供水成本的聯動機制;確立合理的水價調整周期,落實完善水價聽證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是保障基本、公平負擔、因地制宜。
姬鵬程指出,基本用水量的設置可由目前的覆蓋95%以上居民逐步調整為覆蓋90%左右,三個階梯的價差可按1∶2∶5的比價關系實施,建立供水設施改造用戶和企業的激勵機制;階梯水價價差拉開后,建議在彌補成本基礎上,拿出一定比例建立水表改進專項基金;建立水價和主要供水成本的聯動機制。在今后水價中可考慮采取聯動政策,如水價隨原水價格、電價調整而相應波動,有條件的城市可推行枯水期水價政策。
水價改革可以提出方向,但是很難有一攬子的具體步驟。怎樣推進水價改革,萬勁松提出了他的思路: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
第一是要“深入水來研究水”。深入水是指要把水的各個屬性研究清楚,水的自然物質屬性、商品屬性、社會屬性甚至人文屬性。將水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來推進其市場化,肯定會碰壁。這就是為什么公眾對水價調整十分敏感,農業水價調整更是舉步維艱。因為有不同的認識,所以對水價改革的理解上也有不同。水價改革前必須把水的不同屬性研究清楚,對不同的用水對象有明確的界定。
第二個是要“跳出水來研究水”,F在水價改革推進比較慢,并不僅僅是物價部門不努力,消費者不能接受。這里所指的跳出水更多的是針對從事水行業的人來說。從事水務行業,企業追逐利潤可以理解,但是對于水,不能只從一般商品來認識水,讓水完全市場化,而是要區分考慮,因地制宜。
目前我國對水的管理環節較多,不考慮上下游的銜接問題。本地水與外調水、地表水與地下水、中水回用、海水淡化水等如何合理配置,價格水平怎么安排,不僅僅是簡單的成本核算問題,而是一個整體布局的問題,因此水價改革很復雜。
他認為,我國南北方差別很大,資源稟賦不同,人們的認識和市場主體的接受程度都不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水資源狀況,水價改革的路徑也是不同的。方向明確了,但是具體的改革思路還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很難有放之全國而皆準的模式。
此外,在水務領域怎樣界定政府和市場的職能?萬勁松舉了個例子,現在為了保障城鎮供水安全,要建立很多備用水源,這些新建的備用水源的投資相較于原來固定管網的投資更高,其建設成本要不要計入城鎮供水的成本,這個問題也還需要探討。
包括城市污水處理,污水處理的管網建設各方面是不是能夠市場化,到底市場化到什么程度,這都是需要研究的。如果不把理論搞清楚,水價改革可能很難持續有效地開展下去。水資源費、工程供水、城市供水、污水處理以及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我國的供水價格體系怎么才能形成一個互相聯系有效統一的價格系統,從技術、管理、體制上都需要很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