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發揮水資源優勢 用大手筆打造水產業航母
時間:2013-12-20 09:57:07 作者: 來源:羊城晚報
連月來,包括“煤老板”在內的大企業家頻頻光顧河源萬綠湖,他們到萬綠湖不是為了欣賞湖景,而是盤算如何利用這一湖好水發展水產業。
今年,河源市大手筆規劃南粵水產業航母,網羅國內“水軍大鱷”,打造國內一流水生產集群地。一批制造業界的老板、“煤老板”們,對該項目也產生濃厚興趣,有意投身“水軍”,目前已有數家水企落戶河源水產業園。
近日,羊城晚報社社長劉紅兵一行專訪河源市市委書記何忠友時獲悉,十八屆三中全會后,該市落實會議精神,加快水資源產業的發展步伐,當地計劃近期舉辦水產業園招商會,萬綠湖的水再度成為香餑餑。
據何忠友介紹,生態環境必須得到很好的保護,同時,良好的生態環境也可資科學利用,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隨著優質水資源日益稀缺,在今后經濟社會發展中會顯得越發珍貴。河源萬綠湖的水資源這么好,可以將它作為打造全國重要的食品飲料產業發展基地的重要資源,用優質的水,做成優質的產品。
萬綠湖是河源人的驕傲,萬綠湖流動的是“液體黃金”。建庫50多年來,其水質一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2004年4月,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萬綠湖“中國優質飲用水資源開發基地”稱號。
但多年以來,萬綠湖一湖好水未得到充分利用,長期處于“保護大于利用”的現狀。全國飲料總產量達1.3億噸,并且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河源擁有萬綠湖,卻未能在該產業中執牛耳。據了解,河源水資源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直到2005年農夫山泉進駐河源并投產后,河源市水資源開發利用才真正實質性啟動,優勢的資源正在轉化為經濟效益。但是,河源食品飲料產業發展的“蝴蝶效應”沒有顯現出來,缺乏整體包裝、宣傳推介,尚未形成產業集群。
今年省委書記胡春華到河源考察時,鼓勵河源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打造更高起點的水資源產業園。河源市深受鼓舞,迅速明確了未來發展戰略定位:全國綠色農副產品原料生產及加工基地、全國優質飲用水資源保護及開發基地、中國客家黃酒傳承與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食品飲料產業發展基地,把河源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食品飲料制造中心、創新中心和品牌中心。
據介紹,河源充分抓住廣東省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規劃建設市區水資源產業園,出臺政策扶持和引導食品飲料產業發展,快速構建具有河源特色的綠色食品飲料產業鏈,形成“布局合理、產業集聚、配套完善”的發展格局,志在建成全省重要的食品飲料產業發展基地。
預計到2015年末,全市規模以上食品飲料企業達到40家,工業產值達到100億元;到2020年末,引進世界500強食品飲料企業3~5家,年產值達10億元龍頭企業3家以上;全市規模以上食品飲料企業達到55家,工業產值達到300億元,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食品飲料產業發展基地。
目前,河源在源城區源南鎮規劃建設市區水產業園,園區規劃總面積約5.12平方公里,分兩期建設。目前已經投資1億多元進行前期建設。該產業園計劃網羅50家大企業落戶,2016年初具規模。
在廣東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調下,河源將在萬綠湖采用隧洞方式取水,取水隧洞設計長度為1800米,取水點位于新豐江水庫水面下18米處,可以確保水質和供應水量的穩定。目前,相關的工程已動工建設。
河源水資源產業園規劃出爐后,河源經信局、外經貿局、市高新區等單位即紛紛外出攬商,奔赴吉林、浙江、四川等水產業發達的地區,頻頻與國內的水企巨頭洽談,推介河源的優質水源。該園區引起“水軍”巨頭們的濃厚興趣,目前已經有30多家水企老板親赴河源考察。農夫山泉二期將確定在該園區建二期工廠,投資20億元。一家生產核桃露的企業和另外一家天然水企業表示落戶。在招商過程中,令河源官員感到意外的是,華東某省一制造業老板對此也產生濃厚興趣,該老板曾數度到河源考察,明確表示愿意投資當地水產業,重新創業。
面對火熱的招商場面,河源市經信局產業技術科科長謝偉東淡定地分析說,這一點并不奇怪,不少制造工業可以說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即便是一些高科技的產品,今年高科技,過兩年就可能變成“街貨”。水人人都要喝,優質的水人人向往。萬綠湖一湖好水,儲存量巨大,并且水可以再生,取之不盡。謝偉東說,萬綠湖發展水資源產業優勢十分明顯,投資水資源十分穩妥,關鍵是企業家要有眼光。
據謝偉東介紹,河源水產業園投產后,對當地農產品特別是水果、茶葉等特產的深加工將起著拉動作用。河源農產品非常豐富,如和平縣的獼猴桃、連平縣的鷹嘴桃和花生、東源縣的板栗、紫金縣的春甜桔等等,都可以加工成飲料,但是目前幾乎處于空白狀態,該工業園將為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提供一個平臺。此外,廣東的荔枝產量巨大,目前廣東楨州集團有意落戶河源,進行荔枝深加工,這對荔枝種植戶是個好消息。
據河源高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河源水產業園的招商項目環保關要求極為嚴格,所有項目污水處理設備將與工廠一起開工,一起運轉,所有排污必須達標,由高新區的污水處理廠統一排放,該園區不會對當地水資源造成污染。
據了解,水產業每年最高取水不超過5億立方米,相對萬綠湖139億立方米的巨大的容量,取水量微不足道,不會影響庫區生態,更不會影響下游供水,專家已經進行過深入論證。
盡管近年來河源的交通已經大有改善,但何忠友認為,還遠遠不夠。何忠友在接受專訪時透露,未來河源還將繼續大修高快速公路、鐵路,把河源的好產品賣出去。
據介紹,到2020年前,河源全市將構建成“三縱三橫”的高速公路網,力爭贛深高鐵、惠河城際軌道建成通車。前不久,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專家組來河源就贛深高鐵項目進行踏勘,就技術標準、線路走向、車站設置等內容征求該市意見。據了解,2020年前河源將投資交通建設1016億元,全面提升交通區位條件,屆時河源更加緊密地對接“長三角”和海西經濟區、更順暢地連通大西南和中原經濟區,河源將成為連接“珠三角”、“長三角”兩大經濟區的“黃金要道”。屆時,不僅僅是萬綠湖的天然水,河源的山貨也將賣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