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垃圾圍村”“污水橫流”刻不容緩

時間:2013-12-20 10:01:00 作者:  來源:新華網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垃圾處理、污水凈化等問題困擾鄉村環境。我國人居環境城鄉發展不平衡,相對大中城市,“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家里現代化、屋外臟亂差”成為不少鄉村環境的縮影。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多發、生態退化嚴峻的形式,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目標;2013年的中央1號文件,第一次提出“建設美麗鄉村”的奮斗目標。

投入大、欠賬多、觀念淡。恨r村環境治理難

地處南疆的廣西,自然環境優美,特別是2006年開始實施“城鄉風貌改造工程”后,大中城市環境面貌發生巨大改觀,但是在一些農村,生活垃圾、生產廢棄物仍然被隨意傾倒在池塘水溝、田頭岸邊,群眾的家園、水源、田園日益受到污染和侵蝕。

據環保部統計,我國農村每年產生的90多億噸的生活污水和2.8億噸的生活垃圾,大多沒有經過有效處理,就隨意排放。專家分析,造成“垃圾圍村”“污水橫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投入大,欠賬多。以廣西為例,廣西農村每天產生垃圾約1.63萬噸,清運量僅0.34萬噸,約有80%的生活垃圾被隨意堆棄。廣西農村生活污水一年排放4.4億噸,畜禽養殖一年排放廢棄物(主要是廢水)6億噸,而對上述污染的處理能力還達不到總量的20%。

其次是群眾的環境觀念淡薄,隨意丟棄垃圾,導致村莊周圍成為了天然的垃圾存放場地,天長日久不但滋生臭味,一旦遇到暴雨天氣,還極易沖入河道、湖泊,污染水源。

要統籌推進更要因地制宜

在農村垃圾處理方面,很多地方提出了“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思路,但記者在廣西武鳴縣很多村屯卻看到,村里設置了分類垃圾池,垃圾就地分類、焚燒處理。

武鳴縣就根據本地實際實行“垃圾不出村”。武鳴縣環衛站的工程師為此專門設計了一種焚燒爐,這種焚燒爐不僅造價低廉(造價約3萬元左右),安裝簡單,焚燒后排出的氣體無二次污染,灰燼還可作為肥料使用。武鳴縣委書記黃國健表示,“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模式雖然較為有效,但對武鳴等西部很多欠發達地區來說投入較大、成本較高。

這是廣西因地制宜探索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模式的一個例子。今年4月,“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啟動,廣西提出了“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規劃先行、完善機制,突出重點、統籌協調”的方針,各地也結合實際和本地特點,建立各具特色的垃圾處置和鄉村保潔模式。

地處桂東的岑溪市水汶鎮翰田村的村民楊立侃,見證了生活污水處理站建成前后村里發生的巨大變化。“過去家門口的六王河布滿垃圾,散發陣陣臭味。如今,有了集中式污水處理系統,污水統一收集到污水池,進行生物凈化后才排到六王河,河水異味很快消失,村民也可以下河游泳、洗菜洗衣了!

玉林市通過村級“清潔鄉村小廣播”,激發農民群眾自覺參與活動的熱情,促使農民養成愛清潔的好習慣;桂平市建立有機廢棄物堆漚示范點,讓稻草還田率達95%以上;容縣靈山鎮讓垃圾住進精美“小屋”,引導村民對垃圾進行分類,垃圾就此處理不出村……小喇叭、村民公約、微型焚燒爐、滅蟲卡,八桂大地各村各屯因地制宜,清潔鄉村“土方洋法”不斷涌現。

“‘清潔鄉村’活動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加強分類指導,鼓勵探索創新,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子。”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說,要根據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綜合考慮土地資源、生態環境、民俗文化等因素,科學確定建設項目,不同地方不同標準,不同水平不同方式,促使活動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分步實施、夯實基礎方能保障長效

村里垃圾要集中堆放,但村里沒有垃圾池;垃圾堆放起來后,沒有垃圾清運車,無法把垃圾運走……面對這樣的狀況,賓陽縣累計投入財政資金3000多萬元,社會投入1700多萬元,建設了10座垃圾中轉站、26套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約29.5千米、水源地人飲安全措施3套,還配備了2687個垃圾箱、22輛垃圾轉運車,極大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武鳴縣則對全縣1796個村(屯)進行分類,按示范村(屯)(30%)、一般村(屯)(30%)、較差村(屯)(40%)設置不同目標逐步提升。

在田陽縣田州鎮興城村,現在田間地頭,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田園垃圾回收池,農業垃圾不再隨手扔,蔬菜田里有昆蟲瓶、粘蟲板、誘蟲燈。村黨支部書記黃子剛說,有了這些‘秘密武器’,蔬菜的農藥和化肥使用量大幅減少。

廣西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羅國安認為,將農村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才是農村環境整治的根本途徑。在南寧市青秀區,當地將“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與新農村建設和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在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發展生態休閑農業等“美麗經濟”,吸引了眾多城里人到農村休閑觀光,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同比增長14.2%,得到實惠的群眾也更加積極主動投身于“清潔鄉村”活動。而在廣西橫縣,當地引導農民應用綠色循環技術,以農業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推廣清潔生產,并積極開展美麗新稻田、新菜園、新果園、新蔗園、新桑園、生態園示等7大美麗示范行動,大力推廣生態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

此外,羅國安認為,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刻不容緩!皯撏ㄟ^環保下鄉、科普宣傳等形式,引導農民改變一些生活習慣,明白環境與自身健康的緊密關系,避免無序化隨意丟棄垃圾,共同保護環境”。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