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時評:雨水利用靠譜嗎?市場仍亟待規范!
時間:2013-12-13 10:28:41 作者: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越來越多的新建小區在建設之初便開始埋進一塊塊黑盒子,這種水槽狀的收集模塊正使雨水逐漸替代自來水澆灌樹木和沖洗馬路。
雨水在國內的利用率仍然相當低。但近年在干旱和內澇的雙重夾擊之下,部分城市除了加速雨污分流,也開始出臺雨水回收利用的政策,并強制執行。
隨之興起的雨水收集和回收利用市場,雖然前景被企業廣泛看好,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仍亟待規范。部分專家甚至質疑,直接利用雨水并不合算,雨水回收利用不是一種經濟行為。
深圳一家建筑設計院的給排水工程師王明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市場上主要是采用兩種系統,一種是傳統的混凝土水池,一種為雨水收集模塊。
雨水收集模塊是一種儲水模塊,多為黑色或藍色,以聚丙烯塑料單元模塊組合, 形成一個地下貯水池。由于中間不是真空,儲水率略遜于混凝土水池。
王明說,模塊的承壓能力與混凝土水池相比,并無多大區別,但是模塊安放方便, 施工周期短。
“挖個坑,底下鋪一層土工布,雨水可以緩慢地滲透到地下,不會引起地下水流動或帶走沙土,再將模塊放下去,回填泥土就可以了。而混凝土水池施工周期長,要分三次施工,包括水池的底部四壁和頂蓋!
回填之后,除了停車,也可以種花等,但是不能建房和重型車輛的停車場。居民也可以用回收的雨水來充作生活用水。
深圳一家雨水收集企業合伙人李濤介紹他們的產品時表示,一個100立方米的儲水池,模塊的造價約12萬元人民幣,比混凝土水池的造價低30%左右。
市場價格并不一致。王明說,有些抗壓性更強的雨水收集模塊造價會比混凝土水池高,但也高不了多少。整體來說,混凝土水池的材料成本要低一些,但是加上人工成本和施工周期后,并不劃算。
他補充道,兩種系統在雨水收集的數量上相差無幾,水質雖跟處理工藝有關,但走完正常的處理程序之后,水質也差別不大。
受到青睞的雨水收集模塊雖然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邁入該行業,但其在國內市場出現的時間并不長。
一家大型雨水回收設備生產制造企業在深圳的區域主管周華介紹道,雖在七八年前便已開始推廣模塊,但是效果不佳,直到兩三年前,生意才開始好轉!斑@中間的5年,市場接受程度并不高,我們主要做排水系統業務!
李濤的一個同行甚至在給澳大利亞一家企業代加工模塊兩三年后才知道那些黑盒子的用途。
助推雨水收集設備市場興起的是各地雨水回收利用政策的出臺。
近年,水資源短缺以及逢雨必澇的尷尬令各大城市加速將如何有效儲存或利用雨水資源提上日程。
已經連續4年遭遇干旱的昆明早在2009年便開始實施《昆明市城市雨水收集利用若干規定》,要求昆明市主城區、呈貢新區、空港經濟區范圍內新、改、擴建建設工程項目必須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雨水收集處理后主要用于綠化、道路清潔、景觀環境用水、補充河道景觀水等。
2012年,北京發布強制性的《技術要點》,要求新建建設工程硬化面積達10000平方米以上(含)的項目,應配建雨水調蓄設施,每萬平方米硬化面積配建不小于500立方米的雨水調蓄設施。
《技術要點》同時規定,在設計要求上,屋面表面應采用對雨水無污染或污染較小的材料。小區內路面應高于綠地5至10厘米,當路面設置立道牙時應采取將雨水引入綠地的措施。
深圳雖然雨水充足,卻嚴重缺水。深圳市水務局水資源和供水保障處處長龔利民今年曾對媒體表示,由于境內無大的江河或湖泊水庫,蓄洪能力差,深圳只有12座庫容超1000萬立方米的中型水庫,全市水資源儲備量僅能滿足20天的應急需要。
自2001年率先推出綠色建筑地方標準后,深圳也于2010年發文要求所有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須按照綠色建筑標準建設。今年8月20日正式實施的《深圳市綠色建筑促進辦法》,更讓深圳成為全國首個以法規形式強制要求綠色建筑全面普及的城市,新開工房屋建筑項目全部推行綠色建筑標準。
一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的助理總經理表示,深圳要求綠色建筑同時申報國家和深圳兩個認證,而國家綠色認證是必須要做雨水收集系統的。這意味著,從今年開始所有新建項目都需要做雨水回收和利用系統。
王明說,之前參評綠色建筑的主要是為了提高形象的大開發商,現在則擴展到所有中小開發商。
周華表示,從成本上來說,開發商應該更加愿意使用雨水收集模塊。他說,要評選綠色建筑,地產商必須采用中水回用或雨水回用系統。中水回用,即居民生活污水經過集中處理后再用作綠化等!坝晁赜玫某杀疽陀谥兴赜茫驗樘幚砉ば虿患拔鬯膹碗s。在處理成本上,也比較低。假設一噸中水回用需要1元,那么雨水回用只需要2毛錢!
一家大型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助理總經理表示,混凝土水池和模塊開發商都有選用,這取決于項目規模和室外場地大小。
但在常跟開發商打交道的王明看來,開發商是否選擇模塊是基于更多的考慮。雖然模塊有諸多好處,但在他所接的項目中,有一半仍在使用傳統的混凝土水池。
開發商猶豫的一大因素是新產品剛剛邁進市場時未知的風險。
目前,市場上雨水收集模塊的使用壽命號稱能達到50年的比比皆是,但是這并未得到時間的證實。
模塊埋入地下時間越久,越容易出事故,周華并不諱言。一些承壓能力不達標的更會提前爆發。他最近聽說的一處模塊上方泥土坍塌的事故,讓他加深了懷疑!澳沁是一家比較知名的企業生產的呢,更別提其他小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了!彼f,混凝土水池的使用壽命跟建筑差不多,相對覺得有保障。
部分專家認為,收集雨水雖有利于節省水資源,但是實際意義值得商榷。
北京工業大學建工學院教授周玉文告訴本報記者,沒有水資源的支撐,城市便無法發展。所有城市面臨的水資源問題無外乎分為三類:水多水少水臟即水體被污染了。雨水回收利用是為了解決水少的問題,但是很多人把水多和水少問題的解決合在一起,這很難實現。
一位研究雨水回收利用的專家表示,北京出臺的這個規定,有很大爭議,該規定的目的不在于使用雨水,而是要應對城市內澇。
王明已經明顯地感受到,這兩年做雨水收集的企業增多了,他認為背后是市場前景被看好。
但是上述專家認為,雨水回收利用并不適合在所有城市推廣!斑@需要一定的水資源和保障率,資源要有可用性,而在部分城市,一年也下不了幾次雨,供給也不及居民生活污水穩定!
在李田看來,在雨水使用上,“綜合管理”這個詞似乎更加合適。李田是上海市給水排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雨水回收利用不是一種經濟行為。
“收集后的雨水并不干凈,需要處理,但處理系統在不下雨的季節長時間不空置,綜合成本非常高,遠高于污水回收利用,甚至比自來水還要貴!崩钐镎f“直接利用雨水并不一定合算,應該加強對雨水的間接利用和綜合管理,提高雨水的天然入滲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