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個考核斷面“河長制” 16個生態治理工程

時間:2013-12-03 10:31:30 作者: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者按

2010年9月,遼寧省委、省政府決定對大、小凌河“劃區設局”理順體制,成立了凌河保護區管理局,解決了多龍治水、條塊分割、互相推諉的問題。

3年來,通過開展水質達標、退田還河、生態封育、河道采砂整治和疏浚、重點示范段建設等工作,凌河流域實現了“三年大見成效”的治理目標。下一步,遼寧省凌河保護區管理局將繼續全力推進生態帶、旅游帶、城鎮帶建設,努力打造凌河流域生態文明示范區。

凌河流域主要由大、小凌河組成,是遼西地區人民的母親河。如今,縱觀大、小凌河,碧波蕩漾,兩岸植被茂密,源頭活水相連。

上游河段曲徑通幽,下游灘地碧草無垠。成群的水鳥在水面棲息嬉戲,恰似一幅碧水、藍天、青山交相輝映的風景畫。曾經又臭又臟的黑水河,如今變成了水清灘綠、魚游蛙躍、草長鶯飛的生態河。

今年,遼寧省凌河保護區管理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一年初見成效、三年大見成效、五年基本完成”的總體要求,強力推進以水質達標為核心、以“三帶”(生態帶、旅游帶、城鎮帶)建設為目標的各項工作,使凌河治理保護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實現了“三年大見成效”的治理目標。

建立41個考核斷面“河長制”

實施退田還河、生態封育工程,凌河流域生態帶基本形成。3年來,凌河保護區實施退田還河和生態封育面積達22.3萬畝。凌河保護區管理局通過制定工作方案、簽訂責任狀、成立工作小組、建立巡查機制等一系列保障措施,退田還河和生態封育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實和鞏固。

目前,凌河干流河灘地植被覆蓋率已經由2010年的32%提高到82%,凌河流域內動植物種類也明顯增多,發現了野生大豆等多種珍稀植物,黑鸛、白天鵝、豆雁等珍稀鳥類也逐漸回歸。

今年3~4月,喀左、朝陽、凌海等地的觀測點在抽查中發現,有6種以上1000多只候鳥。在白石水庫上游濕地,白天鵝最多時達到3000多只。

以達到Ⅳ類水質為標志,凌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凌河保護區管理局通過實行沿河41個考核斷面的“河長”責任制,推動凌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

凌河保護區管理局實施了河道內濕地清污工程項目,開展排污口專項整治行動,相關部門積極配合推動污水處理廠建設和運行。截至目前,凌河流域共有縣級以上城鎮污水處理廠22座,總處理能力達97.7萬噸/日。

目前,大、小凌河水質明顯改善,水量明顯增加。2012年10月以來,凌河干支流均已達到Ⅳ類水質標準,一舉摘掉了重度污染的“帽子”。

建設16個生態治理工程

以項目建設、采砂管理、尾礦整治等工作有序開展為標志,凌河流域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2011年以來,大、小凌河共實施生態治理、河道疏浚、城區段治理等工程118個,總投入31.38億元,其中省以上投入11.03億元。

凌河保護區編制了《凌河“三帶”規劃綱要》、《凌河流域“生態帶”規劃》、《凌河保護區總體規劃》等多項規劃, 在建工程項目進展順利;鶎庸茏o體系建設取得新的進展,目前,義縣、凌海市、建平縣、喀左縣、朝陽縣、北票市、阜蒙縣等已經配備了基層管護人員。

2013年,凌河流域開工建設生態治理工程16個,河道疏浚和水毀修復工程95個。綜合執法力度不斷加大。通過公安、水政部門聯合執法,進一步規范了采砂管理,有效打擊了濫采亂挖等違法行為。開展了以朝陽市為重點的尾礦庫專項整治,治理涉河尾礦庫210個、臨河排污企業40家,疏浚河道368公里。

大、小凌河經過綜合治理,尤其是通過城區段生態景觀工程和灘地帶狀公園建設,在不斷改善流域水環境的同時,也美化了城市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發展空間。

遼寧省凌河保護區管理局下一步將繼續努力大干兩年,確保如期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五年基本完成凌河流域治理”任務,助推生態帶、旅游帶和城鎮帶建設,為凌河兩岸人民造福。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