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時評: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現狀分析污水治理
時間:2013-12-02 10:32:43 作者: 來源:中國環境報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已經超過工業污水,成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012 年,全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達到462.7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67.6%,相比2010 年提升了6.1 個百分點!笆濉睆U水治理的污染物減排對象為:化學需氧量、氨氧。其中,城鎮生活污水和農業源化學需氧量排放超過總量的80%;氨氮排放的57%來自于城鎮生活污水。
圖. 2012 年全國廢水污染物排放占比情況
污水處理作為“十一五”的重要環保領域,獲得快速發展。截止到2011 年,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3974 家,日處理能力達到13990.9 萬噸;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也由“十五”末的37.4%提升到“十一五”末的72.9%,理論上滿足了處理的基本需求。
表1. “十一五”新增城鎮污水處理能力情況
相對于大氣和固廢領域來說,污水處理較為成熟,并已形成一定的盈利模式。確切的說,“十二五”期間,對于城鎮污水處理的投資增速相對較為平緩,關鍵在于處理效率的提升,以及在技術、管理、資金和運營等方面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區域龍頭進行跨區域擴張,這一點在2013年已有所顯現,預計未來將成為污水處理乃至整個節能環保行業的的常態。
表2. 今年以來涉及水處理領域的市場并購行為
對于工業污水領域,由于行業跨度大,對于技術的要求很高,再加上缺乏足夠的政策補貼,目前還屬于剛剛起步階段,對于未來這一領域的發展非常值得期待,需要對相應政策的出臺(如:環境稅、排污權等)。
網絡條件是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另一重要基礎。傳統的無線網絡只能進行語音信號和簡短的數據傳輸,無法支撐復雜應用產生的大量數據流的傳輸。據統計,一部iPhone所產生的流量,大約是一部普通非智能手機的45倍,如果沒有高速網絡,移動互聯網中最具特點的多種網絡應用將無法使用。所以,高速網絡的普及,可提供高速率數據傳輸,提供了移動互聯網爆發的網絡基礎。
我國3G網絡從2008年開始建設,目前已形成了在全國主要城市較好的覆蓋。3G網絡傳輸速率相比2G,有了明顯提升。而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區,由于無線網絡承載通信線路有限,易造成網絡數據傳輸性能下降,目前普遍采取修建WiFi熱點來補充網絡覆蓋,提供了良好的網絡接入條件。
表:無線網絡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