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理解洪水災害風險圖

時間:2013-11-25 10:20:43 作者:  來源:新浪

洪水災害風險圖,是對可能發生的水災的洪水演進路線、到達時間、淹沒水深、淹沒范圍及流速大小等過程特征進行預測,以標示洪泛區內各處受洪水災害的危險程度的一種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目前多用于災害保險行業。然而這張圖不僅對對保險服務有重要意義,而且也能夠提供防災和減災的措施。對此,在今年第三十五屆世界水力學大會上做過相關匯報的曲軼眾博士(美國法特瑞互助保險公司(FM Global)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將談談如何繪好這張圖、用好這張圖。

多方數據:整合資源 讓預測細致準確

洪水是降水和地表相互作用的結果。導致水災的因素往往是復雜的,與其所在地區的特性密切相關。首先,該地區的降水過程對其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研究水災就免不了要研究氣象氣候;河流水災是否發生還取決于河道洪峰流量和堤岸的保護強度;洪水淹沒的范圍則還需要河道及附近區域的地形資料。因此,在洪水災害形成的整個過程中,涉及到了氣象,水文學和水動力學,往往需要用模型的方法來進行分析計算。

曲軼眾博士以德國中部某河流流域為例,簡要介紹了制作洪水災害圖所需要的信息數據,以及他的團隊所研發的模型的應用情況。

為了獲得該流域一百和五百年一遇洪水淹沒的范圍,需要該地區河流和地形等基本資料。為了獲得流域內較大型城市內澇的情況,往往需要用二維水動力學模型模擬該城市的降雨,產流和洪水演進過程。在建模的過程中,首先要將水文和水動力學資料與地形數據等一起整合到地理信息系統中,經過處理后構建數學模型,然后將模型的計算結果經過地理信息系統處理,得到可視化的預測結果以繪制洪水災害圖。在這樣生成的圖中就可以給出包括地區中某個位置的水位高度等的重要信息。

曲博士強調所使用的基礎數據、資料的準確精細情況直接影響了預測結果,例如以25米為分辨率的地形數據和以1000米為分辨率的地形數據在精準性上就會相差很多,時時更新的土地利用資料會比陳舊的更有意義等等。在對比應用不同分辨率的模型預測得到的結果時,可以明顯看到其結果在區域和局部災害情況的描述有很大的不同,有的模型顧及了區域流域卻將局部粗放處理,有的模型呈現了局部的細致估計卻無法應用于大區域河流的災害圖制作。

城市內澇:合理建設 讓數據指導防治

自90年代以來,國內洪澇、干旱災害頻發,甚至出現同一時間內某一地區洪澇而另一地區干旱的情況。對此,曲博士認為,一方面氣候的因素,即近年來極端天氣現象頻發;另一方面中國有著非常復雜的地形和地貌—主要的幾條河流流向均為自西向東,與季節交替時冷暖氣流的移動界面平行,這就可能導致同時既有洪澇又有干旱。

此外,曲博士還點出了中國一個特有的問題,即較快的城市化進程,這一點嚴重的改變了自然情況,比如下墊面從大量的土地變成樓房就對城市內澇有影響,“有研究表明其影響不小于可能的氣候變化的影響”。

中國目前處于較快的發展中,樓廈設施選址、城中村改造、道路規劃等都十分需要災害風險圖。

曲博士介紹,依據風險圖,可以了解哪些區域容易發生內澇以及程度有多嚴重。對于政府,可以在規劃時加以規避,或是積極地采取相應的防洪措施。對于公眾,有洪水災害風險意識并了解其空間分布可以指導投資,提前防范, 指導出行計劃避開內澇區域。提供積極而快速的防災和減災防護措施正式曲博士所在公司的強項。

洪水災害風險圖的意義在于風險的評估,于是曲軼眾博士的整個匯報、交流也都在強調對風險的理解,通過理解風險,進而有效應對風險,從政府的規劃和民眾的行為選擇雙方面共同促進城市的合理發展。

與此同時,曲博士及其所在公司FM Global目前正在積極和國內的研究機構、政府合作,以期獲得較為精確的基礎數據,促成各方合作機制,以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