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確保撫仙湖水質:扎實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

時間:2013-11-14 10:00:46 作者:  來源:中國環境報

玉溪各級各部門要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以“三湖”為主,撫仙湖為重,扎實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深入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努力爭當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 云南省玉溪市委書記張祖林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玉溪將圍繞建設具有現代都市氣息的宜居生態城市目標,牢牢把握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的基本原則,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與經濟建設同等位置,用藍天工程、碧水工程、綠地工程三大工程捍衛綠色家園,讓玉溪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市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 云南省玉溪市市長饒南湖

修編禁控區規劃

近50%的陸域禁止開發

撫仙湖保護治理,事關玉溪市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對此,玉溪市委、市政府始終保持清醒認識,用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眼光,高位統籌好撫仙湖保護與開發的關系。

今年以來,玉溪市調整了撫仙湖—星云湖生態建設與旅游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試驗區管委會”),嚴格清理撫仙湖周邊項目開發中存在的數量多、同質低端化、建設不規范等問題,所有項目為生態讓路,使項目減少了近一半。同時,組織專門力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對撫仙湖流域禁止開發控制區規劃修編。

2006年玉溪市政府批準實施《撫仙湖流域禁止開發控制區規劃(2006~2020)》,劃定了3個片區為禁止開發控制區,涉及湖岸線33.8公里,控制面積約84.6平方公里。

而今,以前規劃確定的僅靠南岸及部分東岸84.6 平方公里的禁控區已根本滿足不了保護的實際需要。為進一步強化撫仙湖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與管理,試驗區管委會決定對禁控區規劃進行修編,修編后的規劃已于今年10月25日通過了專家評審。

據玉溪市撫仙湖管理局局長、試驗區管委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武繼昌介紹,修編后的規劃從流域管理的角度,將撫仙湖流域陸地區域劃分為“四區一線”。四區包括開發區、控制開發區、禁止開發區和生態修復區,一線為撫仙湖岸線分配與利用。同時,對劃定的4個功能區及三類湖岸線提出規劃管理要求。

據了解,禁止開發區是指禁止進行城鎮化、工業化、旅游開發建設,保持土地原始自然屬性或進行生態修復的區域?偯娣e約為226.96平方公里,占陸域面積的49.54%。

控制開發區主要是流域內保留的村莊和農田,總面積約為149.04平方公里,占陸域面積的32.54%

生態修復區是為了控制旅游功能區開發建設規模,在旅游功能區內特定劃出的區域,面積約36.09平方公里,占陸域面積的7.88%。

開發區主要包括流域內建制鎮以上的城鎮規劃區、旅游功能區內的建設用地區域,總面積約為46平方公里,占陸域面積的10.04%。對該區域內旅游開發建設占地1畝,開發企業需在撫仙湖流域范圍內負責10畝的面山綠化。

此外,修編后的規劃將撫仙湖約100.8公里岸線總體劃分為保護岸線、旅游岸線、復合岸線三類。其中,保護岸線長度合計66.82公里,占岸線總長度的66.29%,實行封閉管理。

武繼昌說,按照禁控區規劃要求,5年內流域內主要的生態敏感區將得到有效保護和修復,流域產業發展在結構上得到有效調整,流域陸地森林覆蓋率達到60%以上,石漠化土地及水土流失土地得到全面治理,綠色流域逐步形成。

實施“四退三還”工程

涉及上萬人村落、企業搬遷

在撫仙湖流域內,目前有18萬人生產生活,其中世居在湖岸線100米左右的就有3萬人,其生產生活污水排放成為撫仙湖污染的一大來源。在玉溪市實施以“四退三還”為核心的撫仙湖保護治理中,涉及上萬人的村落、企業搬遷是必須集中力量解決的重點難題。

吳正坤說,在撫仙湖北岸生態濕地項目建設中,項目區域內涉及兩個鎮(街道)6個村(居)委會21個自然村,共有農戶4569戶13767人,房屋建筑面積119萬平方米,涉及16戶企事業單位。

為切實摸清底數,澄江縣各級政府對項目涉及的村莊、人口、房屋、耕地等相關情況進行仔細調查,分門別類進行登記造冊,建立檔案。目前,已采取集中座談為主、個別走訪為輔的方式,深入鎮、村、組聽取干部群眾意見建議12場(次)、500余人(次)。

目前,搬遷安置相關工作已全面啟動。澄江縣政府決定,縣城黃金地段鳳翔路南片區(面積約263畝)為一期安置點,龍街街道廣龍1組2組、右所鎮馬房村5組6組為一期搬遷點,2014年底前完成先期示范點479戶、1500余人的搬遷安置工作。

吳正坤說,澄江縣政府已抽調工作組深入搬遷點開展群眾工作,制定了《項目一期房屋征收補償安置方案(征求意見稿)》并加大宣傳力度。啟動了鳳翔路南片區安置點土地征用工作,群眾簽字率96%以上。

在全力實施撫仙湖北岸生態濕地項目同時,沿湖其它地段的“四退三還”工作也正在積極推進。

地處撫仙湖西岸、距澄江縣城24公里的龍街街道立昌社區,有3個村民小組2100余人臨湖而居,耕地面積3500余畝,90%的村民從事農業生產。

由于這3個村的村民世代生活在撫仙湖邊,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糞便的收集處理一直非常困難,農業生產中施用化肥、農藥帶來的面源污染治理壓力很大,污染物直排入湖的現象較為普遍并長期持續,是臨湖村落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吳正坤說,為解決立昌社區農業農村面源污染問題,2009年9月,澄江縣引進一家企業在立昌片區開發建設仙湖山水項目。通過企業、項目的帶動,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對立昌社區沿湖村莊實施搬遷,對村落公路以下部分實施“四退三還”,引導周邊群眾積極發展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實現“一產”向“三產”整體過渡,有效削減農業面源污染。同時,仙湖山水項目建成后,可再帶動1000多人就業,可有效解決搬遷村民的后續生計問題。

今年以來,在玉溪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立昌社區“四退三還”工作力度得到進一步加強。

按照玉溪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立昌社區沿湖村落搬遷將于今年底前啟動,此項工作已被列入市級重點督查內容。目前,搬遷安置房及回遷商業為主的幸福安居區項目的規劃、可研、地災、水保、環評等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入戶調查核實工作也正向縱深推進。

吳正坤說,龍街街道辦事處8月25日對立昌社區居民開展的民意調查顯示,沿湖4個村民小組、885戶、近3000人中,97.63%的居民同意搬遷,遠離撫仙湖。

11月4日,撫仙湖立昌片區保護開發招商引資協議簽約儀式舉行,這意味著玉溪市在推進撫仙湖退房還湖、加大撫仙湖保護治理力度方面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當前,玉溪市正在抓緊編制《撫仙湖流域水環境保護與生態發展總體方案》,確保撫仙湖長期穩定保持I類水質的思路將更加具有權威性和系統性。

云南省玉溪市委、市政府切實把撫仙湖保護治理作為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采取多種措施,不斷加大撫仙湖流域控源截污力度,確保撫仙湖長期穩定保持Ⅰ類水質。

目前,玉溪市涉及萬人搬遷的撫仙湖北岸生態濕地項目建設正在加緊推進,“四退三還”(退人、退房、退田、退塘,還湖、還水、還濕地)取得實質性進展,撫仙湖周邊項目清理基本完畢,流域控制性規劃修編已經完成。記者采訪時看到,藍天白云之下,碧波蕩漾的撫仙湖生機勃勃,宛若一幅五光十色的動態風情畫,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制定3年行動計劃

建成北岸萬畝生態濕地

撫仙湖是我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蓄水量206.2億立方米,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蓄水總量的68.3%,占全國淡水湖泊蓄水總量的9.16%。玉溪市230萬各族人民為保護撫仙湖付出了艱辛努力,并取得顯著成績。自2004年撫仙湖恢復Ⅰ類水質以來,目前全湖總體一直保持Ⅰ類水質。

由于歷史、經濟、社會、自然等多種原因,撫仙湖流域入湖污染量已超過湖泊水環境承載能力,局部水體已有從Ⅰ類水質退化為Ⅱ類的趨勢,一旦污染將無法治理。

據玉溪市環保局局長張金翔介紹,今年以來,新一屆玉溪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確保撫仙湖長期穩定保持Ⅰ類水質,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突出探索湖泊治本之策,進一步調整完善了保護治理思路。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口,以加強污染治理為著力點,以轉變發展方式為抓手,以調整產業結構為關鍵,以“四退三還”為核心,全面實施沿湖截流斷污水、治理面源減污染、補水節水添動力、面山綠化增植被、河道濕地流清水、人口外遷擴新城等新舉措,打響了撫仙湖保護治理攻堅戰。

據了解,玉溪市今年已推出撫仙湖保護治理3年行動計劃,計劃總投資105.87億元,實施“13530工程”(即穩定保持撫仙湖Ⅰ類水質,3年時間實施5大類30個項目)建設,并率先啟動了撫仙湖北岸生態濕地項目。

據測算,北岸是撫仙湖的主要污染負荷貢獻者,這片區域環湖公路內側居住人口占到總量的55%,產生的污染負荷占到總量的70%。通過區域有效治理大幅削減入湖污染負荷,對撫仙湖保護治理具有戰略性的重大意義。

在開展了大量調查研究和組織專家學者長期考察論證的基礎上,玉溪市委、市政府痛下決心,將撫仙湖北岸新環湖路以內村落、企業全部搬遷、農田全部清退,建設撫仙湖北岸生態濕地。

據澄江縣副縣長吳正坤介紹,撫仙湖北岸生態濕地項目涉及澄江縣境內湖岸線全長11.4公里,總面積約9547畝。項目估算投資70億元,建設周期為3年。項目建成后,將大幅削減入湖污染負荷,對促進流域生態系統修復、推動區域內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轉變、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都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玉溪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項目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組建了項目建設指揮部。澄江縣成立了工程管理局,全面負責項目工程籌建和管理工作。

吳正坤說,目前,項目規劃已通過縣級評審,一期631畝濕地建設點已于9月11日正式啟動。

記者在澄江縣右所鎮馬房村片區濕地建設工地看到,多臺大型挖掘機械正在緊張作業,濕地土建已略顯雛形,部分地段已栽種了一批榕樹、燈臺樹、白楊樹。

吳正坤說,縣政府將動員一切力量,通過倒排工期、倒逼進度,確保2014年春節前完成右所鎮馬房村片區、龍街街道大河口片區631畝濕地建設,為確保整個項目按規劃順利推進做好示范。

微信推廣

本期回顧

返回頂部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